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2025上半年营收为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05%;利润总额由1.85亿元降至1.53亿元,同比下跌17.31%;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5.16%、6.25%。其中化妆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占总收入的61.13%,但同比减少7.73%。

    2天前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同比下滑15.43%,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对于营收变化,贝泰妮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悦江投资于2023年10月3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综合影响所致。


    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正崛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长8.62%和93.89%,营收达到1.10亿元和5147.07万元。


    2天前
  • 敷尔佳半年度业绩承压,实现收入8.63亿元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63 亿元,同比下滑 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 亿元,同比下滑32.54%;扣非后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下滑48.66%,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同比增 39.56%;


    核心业务中,化妆品类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加29.95%;医疗器械类收入 2.38 亿元,同比下滑48.07%;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 80.50%;研发投入 2,332.65 万元,同比 增加47.65%,重点推进重组 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 Ⅲ 类医疗器械研发。


    2天前
  • 巨子生物:营收31亿,净利润11.8亿

    8月27日,巨子生物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24.2%;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品牌构成来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巨子生物总收入97.8%。从渠道构成看,线上直销仍是巨子生物营收的核心来源。


    2天前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下降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活动现金流则断崖式下跌86%,仅1867.74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福瑞达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10.94 亿元,毛利率 61.99%;医药板块营业收入 2.07 亿元,毛利率 51.80%;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营业收入 1.79 亿元,毛利率 40.93%;物业管理及其他营业收入 2.93 亿元,毛利率 21.80%。


    2025-08-28 11:12

 医美行业观察

再见了,美妆代购

美妆

阅读数: 3520

( 0 )

( 0 )

( 0 )

2020-10-15 16:18

导读:作为零售板块中“小而贵”的存在,免税店与跨境电商正在打破边界,美妆“海淘”概念弱化,一个更大的市场正在诞生。


1 免税经济的沸腾


55亿!这是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新政实施两个月以来的亮眼成绩。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经过第六次调整后正式实施。自当天起,离岛免税额度从每人每年3万元调整至10万元,离岛免税商品品种由38种增至45种,取消单件商品8000元免税限额规定,除个别品类外,其他免税商品取消数量限制。


消费者热情被持续引爆,免税品销售额成倍增长,化妆品购买量、值均居首位。


据海口海关统计,新政实施以来(2020年7-8月),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55.8亿元、件数612.2万件。购买量居前3位的商品分别为化妆品509.2万件(占83.2%)、香水29.6万件(占4.8%)和首饰11万件(占1.8%)。购买金额居前3位的分别为化妆品27.7亿元(占49.6%)、手表6.7亿元(占12%)和首饰6.6亿元(占11.9%),合计占购物总额73.5%。


一直以来,免税店的稀缺性在于免税牌照,但疫情之后,来自政策上的引导放开了免税牌照的发放,让免税店真正走出了机场。


免税经济站上风口,为何是现在?疫情加速全球经济动荡,国内各大城市通过发放消费券、支持夜经济等种种举措来刺激消费热情,带动消费复苏。国际物流受限的大环境,近年来规模庞大的海外消费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从2.1万亿元一路增至10.8万亿元,消费者不是没钱,而是因为国内消费市场供给结构不尽合理,高端商品市场发展不够充分,未能有效满足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等原因,转向国外消费。尤其以化妆品为例,在社交网站上有消费者表示,其在国外官网、日上免税店等渠道购买的价格较国内各大主流电商平台官方旗舰店的售价低很多,遇到打折优惠,价格或是国内的一半或更低。


消费外流现象严重,在政策导向下,国内免税经济迎来发展机会。低价、正品是免税店的招牌。由于进口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免征,免税商品具有天然的价格优势;同时,免税商品均为国际著名品牌,都是从各国际品牌供应商直接采购,具有正品保障;品类主要集中在服饰、香化、箱包、珠宝、食品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购物选择。


另一方面,市内免税店也在国内兴起。中出服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仅有13家市内免税店,但今年以来市内免税店开始加速发展,例如近期中国中免公告称,拟出资4080万元投资设立中免成都天府机场免税品有限公司,今年6月,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拿到免税品经营资质,王府井集团也成为了继中免、日上免税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中侨之后拿到免税牌照的企业。百联股份、岭南控股、鄂武商A等多家上市公司都着手开展免税经营资质的申请。


同时,免税热潮也蔓延至代购圈,许多因疫情影响无法出国采购的日韩代购纷纷转战海南。“海代”由此兴起。不过在政策上,“购物天堂”却不是代购的天堂,7月6日,海关总署发布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明确对代购说不,但目前来看监管还是有难度的。


2 跨境电商的突破


再来看跨境电商,根据易观咨询,2020 Q2天猫国际、考拉海购、京东国际占据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份额前三,份额分别为36.1%、27.2%和13.6%,行业寡头格局明显。今年疫情之下,线上渠道加深数字化引流,专业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将取代非专业的代购。


第一梯队的跨境电商们正在从会员、直购等经营模式中寻求突破。天猫国际升级天猫直购业务;京东旗下的1号店更名为“1号会员店”,变为“会员制购物平台”,京东国际计划布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跨境零售进口业务;考拉海购在加入阿里1周年之际,宣布升级会员电商……


其他玩家自然也不甘落后,洋码头宣布进军线下,宣布用自营和加盟的方式,在西部城市以及三线城市开设线下店。一些跨境平台加速布局线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和二线城市开出跨境保税超市,并通过自建App和小程序,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全渠道销售。例如日本跨境电商豌豆公主在线下开设超市,跨境电商美刻生活不仅在日本有自己经营的药妆店,并同时拥有医药品经营许可和国际贸易许可,也在成都开了起了社区体验店,用户可以现场体验现场购买,也可以现场体验然后扫码下单……


各地也出台了多项措施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今年1月至7月,广州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208.70亿元,同比增长1.83%,进出口总值居全国首位,近日推出19条措施助推跨境电商发展。北京跨境电商综试区服务平台日前正式投入运行,可实现跨境电商“一次注册、一网通看、一网通查、一网通办”,为跨境电商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信息化支撑……


海淘消费变得日常化、规模化、多元化,曾经红极一时的“人肉代购”已经是过去式了,美妆渠道加速变革,优质品牌将有更多的机会。


文章来源:时妆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