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2025上半年营收为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05%;利润总额由1.85亿元降至1.53亿元,同比下跌17.31%;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5.16%、6.25%。其中化妆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占总收入的61.13%,但同比减少7.73%。

    2025-08-29 10:07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同比下滑15.43%,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对于营收变化,贝泰妮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悦江投资于2023年10月3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综合影响所致。


    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正崛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长8.62%和93.89%,营收达到1.10亿元和5147.07万元。


    2025-08-29 10:07
  • 敷尔佳半年度业绩承压,实现收入8.63亿元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63 亿元,同比下滑 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 亿元,同比下滑32.54%;扣非后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下滑48.66%,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同比增 39.56%;


    核心业务中,化妆品类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加29.95%;医疗器械类收入 2.38 亿元,同比下滑48.07%;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 80.50%;研发投入 2,332.65 万元,同比 增加47.65%,重点推进重组 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 Ⅲ 类医疗器械研发。


    2025-08-29 10:06
  • 巨子生物:营收31亿,净利润11.8亿

    8月27日,巨子生物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24.2%;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品牌构成来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巨子生物总收入97.8%。从渠道构成看,线上直销仍是巨子生物营收的核心来源。


    2025-08-29 10:06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下降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活动现金流则断崖式下跌86%,仅1867.74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福瑞达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10.94 亿元,毛利率 61.99%;医药板块营业收入 2.07 亿元,毛利率 51.80%;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营业收入 1.79 亿元,毛利率 40.93%;物业管理及其他营业收入 2.93 亿元,毛利率 21.80%。


    2025-08-28 11:12

 医美行业观察

美团医美发起“至美行动”,单月拦截六万余条虚假医美评价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972

( 0 )

( 0 )

( 0 )

2021-06-11 09:27

导读:千亿医美市场仍在高速发展,“行业规范”与“消费权益”成新的关键词。近期,美团医美发起“至美行动”治理专项,基于医美消费全链路的用户痛点,从平台内容治理到机构服务治理,推动行业健康、规范化发展,保障用户获得更真实、透明、专业的内容与服务。“至美行动”第一阶段单月拦截6万余条医美虚假评价,处罚超50家“作假”医美机构。


“医美行业高速发展的另一面是鱼龙混杂,随着消费群体日益大众化、消费渗透率提升,低龄和刚接触医美的消费者增多,容易被不良机构盯上。从各方面看,中国医美行业都已到拐点,今年或成中国医美行业的合规元年。”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


“美团医美希望能帮大家更方便地找到专业医美服务和靠谱医美机构,医美消费越来越大众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广大消费者入门的第一步把好关。”美团医美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的暑假都是医美消费旺季,许多高考完的学生们选择在这期间首次体验医美,更需要互联网平台‘去伪存真’,为他们提供真实、专业、放心的消费环境。”


图片

01  主动出击 5月份打击6万余条虚假评价


“评价”是消费者进行医美消费决策的重要参考因素。美团医美的一份消费者调研显示,81%的消费者会关注评价,65%会关注机构星级,另有36%的消费者较关注医美百科等科普内容。


正因为医美消费的这一特征,消费评价等原本需要消费者依据真实服务体验来撰写的内容,被部分不良医美机构弄虚作假。“评价像帮这个机构打广告的托儿”“照片P得太不真实了”“有几个评价特别相似像推销模板”……不少人如此反馈,而这些看起来不太真实的评价,多半来自机构私下组织甚至利用黑灰产违规“刷好评”。


美团医美“至美行动”第一阶段重点针对这些虚假评价及炒作评价的违规行为进行治理。2021年4月开始,美团医美正式上线针对医美类虚假评价的AI识别模型,并加大针对炒作评价等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仅5月即识别打击64,261条虚假评价,其中新模型识别打击的占17.9%。同时,依据更严格的评价治理规则处罚了54家涉及炒作评价的“作假”商户。


“基于用户正常消费链条的各环节,我们针对性摸排和定位到了一些异常行为,在平台现有打击虚假评价的机制基础上,结合医美消费特征进行迭代升级,增加精准识别医美虚假评价的能力。”美团医美相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我们也加大了对机构作假的处罚力度,希望从源头上遏制作假行为,进而从根本上保障用户的消费权益。”

图片 

图片

02  疏堵并举  多举措鼓励真实评价、专业内容


德勤和美团医美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74亿元,在疫情冲击下保持15.2%的较高年复合增长率。其中,25岁以下消费者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达到28%。


消费需求旺盛,消费者年轻化,让内容的真实性、专业性尤为重要。“去伪”更要“提真”,除了打击虚假评价,美团医美“至美行动”也采取了系列措施鼓励生产真实且有用的内容,包括提升用户写真实评价的积极性,以及建设医生的专业科普内容等。


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整形外科的胡皓医生就经常与美团医美合作发布图文、短视频、直播等科普内容。胡皓医生认为,在目前复杂的互联网内容环境中,需要更多医生发出一些专业的、正确的声音。“近3~4年来,公立医院的医生开始陆续加入到‘互联网+’的大部队中,通过互联网平台,公立医院专业的医生团队能够从更规范和专业的角度,给消费者带来更多专业的、有用的信息,并向公众传递正确的求美价值观。”


据悉,美团自2018年进入医美在线服务行业以来,即设有消费保障机制并持续完善。包括对入驻医美机构“前-中-后”全流程的资质把控,提供“放心美”等服务保障,联合上游品牌发起“正品联盟”、提供药品扫码验真服务等,力求保障用户消费更安全放心。


下一步,美团医美“至美行动”还将持续从消费者痛点问题出发,进一步开展服务治理,并联合机构、上游及行业协会等探索医美共治新模式。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