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2025上半年营收为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05%;利润总额由1.85亿元降至1.53亿元,同比下跌17.31%;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5.16%、6.25%。其中化妆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占总收入的61.13%,但同比减少7.73%。

    2天前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同比下滑15.43%,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对于营收变化,贝泰妮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悦江投资于2023年10月3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综合影响所致。


    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正崛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长8.62%和93.89%,营收达到1.10亿元和5147.07万元。


    2天前
  • 敷尔佳半年度业绩承压,实现收入8.63亿元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63 亿元,同比下滑 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 亿元,同比下滑32.54%;扣非后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下滑48.66%,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同比增 39.56%;


    核心业务中,化妆品类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加29.95%;医疗器械类收入 2.38 亿元,同比下滑48.07%;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 80.50%;研发投入 2,332.65 万元,同比 增加47.65%,重点推进重组 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 Ⅲ 类医疗器械研发。


    2天前
  • 巨子生物:营收31亿,净利润11.8亿

    8月27日,巨子生物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24.2%;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品牌构成来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巨子生物总收入97.8%。从渠道构成看,线上直销仍是巨子生物营收的核心来源。


    2天前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下降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活动现金流则断崖式下跌86%,仅1867.74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福瑞达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10.94 亿元,毛利率 61.99%;医药板块营业收入 2.07 亿元,毛利率 51.80%;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营业收入 1.79 亿元,毛利率 40.93%;物业管理及其他营业收入 2.93 亿元,毛利率 21.80%。


    2025-08-28 11:12

 医美行业观察

菲欧曼产品与门店“分家”,背后还是代理商之殇?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198

( 0 )

( 0 )

( 0 )

2025-05-28 10:30

5月26日,菲欧曼品牌公告称,法国菲欧曼实验室公司LABORATOIRES FILL-MED(以下简称“LABORATOIRES FILL-MED”)已与珈溪(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珈溪国际”)达成“战略性业务重组”。


公告称:自2025年7月1日起,菲欧曼(上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作为LABORATOIRES FILL-MED的独资子公司将直接运营管理菲欧曼(FILLMED)品牌下的医疗器械等相关产品(包括ART FILLER及NCTF等产品),珈溪(北京)医疗美容医院连锁集团有限公司授权运营管理菲欧曼(FILLMED)品牌下的美学空间业务。


640.jpg


此次菲欧曼产品与门店业务和平“分家”,引起行业非常大的关注,近一年来,医美行业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纠纷层出不穷,前有博乐达品牌方与代理商撕破脸,后有海菲秀品牌方撤出,交由代理商…… 


所以此次菲欧曼代理商被收回产品代理权,让更多人认为这是代理商与品牌博弈中的又一次失败。


我们先来理一理代理商这一模式,代理商是指对其所经营的商品没有所有权,也不设置仓库储备商品,专替委托人推销或采购商品的机构或人。


任何行业,代理商模式都是最快、最广、最佳的商业模式。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有业内人甚至称“做得好,品牌被收回去;做得不好,市场被砍掉。” 


WechatIMG6226.jpg


代理商的困境似乎无解。但我们也发现一个规律,“代理商被砍掉”发生在产业成熟阶段。任何一个行业发展早晚和快慢是不一样的,发展成熟的产业,代理商早早的就被砍掉了。所谓成熟,其标志是这个产业品牌化趋势愈发明显。


放眼中国经济市场,各行各业的代理商时代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信息不对称,本地化、渠道化明显。中国医美行业便是如此,20年前海外企业要进入中国市场,需要“引路人”,去开拓线下渠道,去做熟人生意…… 如今随着信息透明度提高、消费者愈发理性,对品牌的认知度更强,“渠道”那一套玩法逐渐失效。这也成为医美行业品牌方越来越不需要代理商的一大关键。


不管是博乐达,还是菲欧曼,产品本身的品牌力已经远远大于代理商的号召力,或许对于机构来说,我要进菲欧曼的货,不会关心到底是从代理商这进的,还是从品牌方那进的。


但其实,品牌现阶段考虑是采用“代理商模式”还是“直营模式”的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了。更多的要从企业自身经营角度出发,代理商不是抢你生意的对手,而是你业务布局过程中找到的某一环的合作伙伴。并不是国产品牌就不需要代理商,也不是做得好的海外品牌就可以甩掉代理商。


品牌是否需要代理商是一个综合衡量的结果。


回到菲欧曼与珈溪国际“分家”事件,可以说“中胚美塑”概念就是菲欧曼教育起来的,也就是当年的珈溪国际。但是随着监管的严格,以及华熙生物、瑞士海雅美纷纷拿下水光和动能素的合规证件,菲欧曼似乎开始落后于市场。


从口碑到销量,菲欧曼美塑产品都有很强的实力,但是也正是由于产品成分多样、效果优异这一优势,也让菲欧曼“拿证路”曲折坎坷;反倒是近几年,菲欧曼美学空间已经开出16家门店。


所以此次“分家”是和平的,珈溪国际并不是一无所获,重要的门店业务依然握在手里。而且长远来看,一边是上游业务,一边是中游业务,菲欧曼与珈溪国际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未来的发展一定会互补,且共赢。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菲欧曼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