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上美中止与聚源生物合资的胶原蛋白项目

    有媒体报道:江苏聚源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上美)正在进入简易注销程序,公告期为2025年8月21日-2025年9月9日。

    至于中止原因,根据报道是因技术发展进度与市场环境变化,未能实现对“重组胶原蛋白”差异化创新的共同期待。


    19小时前
  • 普罗米修斯公司射频皮肤治疗仪获批上市

    据 NMPA 9月8日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普罗米修斯奇迹(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射频皮肤治疗仪”成功获批,注册证号为:国械注准20253091825。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0款射频皮肤治疗仪获批,其中大多数产品为个人用户在家庭环境自行使用 ,产品适应症均为“利用射频热效应暂时性改善面部的轻度皱纹";在医美机构使用的2款,分别为无锡威脉通的YOUMAGIC®和湖南热芙美的"射频皮肤治疗仪",产品适应症均为"利用射频热效应减轻面部轻、中度皮肤皱纹"。


    19小时前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完成药用辅料登记

    9月3日,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登记。“药用辅料”这一身份突破了传统医美材料的应用范畴,预示着该材料未来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与多肽、蛋白等活性成分联合使用,为再生医美领域开发“材料+生物活性成分”的复合型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

    19小时前
  • 巨子生物可复美8月补货增15%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可复美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2.7%,为巨子生物贡献了超过八成营收。


    进入七月以后,销售回升趋势更为明显。根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可复美品牌1至7月合计GMV同比增长32%,其中7月单月GMV同比增幅达到62%。

    2025-09-05 18:19
  • 倍特生物旗下“司美格鲁肽”减肥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9月3日,成都倍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受理,是国产第8家申报司美格鲁肽上市的企业。另外7家企业分别为九源基因、丽珠集团、华东医药、齐鲁制药、联邦制药、惠升生物(四环医药)以及石药集团。


    目前国内司美格鲁肽市场已显现出明显的饱和态势。有内部消息称,至少还有超过10款司美格鲁肽类似药正处于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该品类争即将步入白热化。

    2025-09-05 18:19

 医美行业观察

监管高压下,“莆田系医美”何去何从?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619

( 0 )

( 0 )

( 0 )

2020-09-08 10:25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官方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愈发收紧,其中身份比较尴尬的“莆田系医美机构”,该何去何从?又到底有何功过?




“跌跌撞撞”的医美行业



医美机构之间里最近的氛围相较之以前,略微有些紧张。


自从八部委联合发文严整医美机构,加强医美综合监管执法,规范医美服务,新氧和人民健康网几乎在同一时间召开相关会议。


人民网 人民健康主办了“健康中国人”系列圆桌会议,邀请国内医美行业上、中、下游主要玩家的高管参与聚焦探讨医美规范化。


另一边中整协联合目前国内最大医美互联网平台新氧开启行业自律,新氧对平台进行全方位治理:从机构端、用户端、达人端、内容端等多个维度隔绝非合规医美机构的露出及变相露出。(在曾经,甚至有非合规机构“伪装”成达人,以达人号发美丽日记为自己的机构导流)


在我国的医美发展史上,数年来不少生活美容机构、无执照机构、无执照医生进行非法医美。


了解过一点医美发展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初的医美是需求导向的,并非为了美,而是以外科手段对因为战争、烧伤、疾病或意外等造成的外貌、肢体损伤进行修复调整。


但其实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关部门在全国仍然是禁止开展医美服务项目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通过医疗手段变美才逐渐被接受。


每一个“暴利”行业的出现,市场前期都会伴随着黑白不分的混沌,医美就是这样,尤其是在部分媒体的宣传下,人们对“医美暴利”的认知愈发深刻了。


而暴利,却并不能等同于,做医美是一件很简单容易的事,说干就能干。


一家合规整形医院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尤其是人才成本。


一个医学生至少要经过5年的学习才能从大学毕业。


医生必须经过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同时在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后,依法注册某一专业《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在法定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内执业,才算医生的合规。


并且,合法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医生,必须在取得执业许可的医疗机构中,在机构法定的科目范围内行医。


根据ISAPS的数据报告,在2018年,我国的整形医生虽然已经居于全球第三,但是只有3000人,2018年,在巴西,这个数字是6393,在美国,这个数字是7009。


根据企查查显示的部分数据,2015年-2019年这4年期间,经营范围含医疗美容科、整形、整形美容的现存企业数量,就新增了1.7万家。


医生数量,如何能匹配机构数量呢?


“莆系机构”、“莆系医生”应运而生。



什么是“莆田系”医美?



大多数人对“莆田系”的认知是由百度的魏则西事件开启的。


媒体资料显示,莆田系,特指一个民营医药体系,是福建莆田民营医疗从业者的总称,其资本和主要人员背景主要来自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


2014年,全世界范围内的莆田籍从事医疗行业的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了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 其总顾问为前国务委员、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据媒体报道,莆田系掌握着中国大陆80%的民营医疗份额。


有媒体总结,“莆田系”的老板们大多经历3个发展阶段。第一是租赁阶段,租正规医院的房子和设备,承包医院的一些科室,大多是皮肤科、妇科之类。


第二是托管阶段,有些地方的一级医院或企业医院长期投入不足,又承担着当地居民和企业职工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任务。“莆田系”老板看准机会,将其托管,重点发展利润较高的科室。


随着资金越来越充足,一些老板发展到第三阶段,开始自建医院。我们把维基百科上列出显示的“莆田系医院”(包括医美医院)表单放在了今日二条,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开查看详情。


“莆田系”机构历来都是医疗事故高发区,比较典型的是去年一女子在大连艺星医疗美容医院做隆胸手术死亡,直接影响艺星医美的上市,本来想赴港交所主板上市,后撤回申请材料。


莆田系医美机构有另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广告营销砸钱猛。业内人士透露,在新氧、更美等垂直医美平台出现之前,莆系医美机构在百度搜索引擎上的广告投入是一家普通的私立机构、或者公立医院无法想象的。




“莆系”,高度合规划?



想到“莆系”医院,就联想到医疗事故,已经成了我们的刻板印象,对于这个刻板印象我们不能评判是好或者坏,毕竟“莆田系”确实曾经给消费者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但是,具备合规条件、资质的机构,即使其归属是莆系老板,也仍然有继续服务用户的权利 ,而不合规的医美机构、医美医生,即使并不归属莆田系旗下,作为黑诊所,也应该成为我们曝光、官方治理的重点对象。


对于目前已经在全国形成连锁规模的莆田系机构,如果能以高水准、高要求、严格合规化的理念服务医美用户,那应该能成为推进国内医美健康发展的的里程碑事件。


如何评价莆田系医美机构?


有人说,国内医美的用户接受度之所以在近些年突飞猛进,莆田系机构出了大力,他们到处花钱砸广告做市场,没有莆田系医美,目前国内的用户的医美渗透率会低几个等级。


所以,在国内医美初步发展的阶段,莆田系对于医美普及是有贡献的。


而且对于一些年轻医生来讲,在莆田系机构里面,能得到最多的手术训练,莆田系机构的销售能力能保证医生的手术数量,技术活儿向来都是做得越多越熟练,再勤奋刻苦一点,通过在莆田系的“练手”成为技术专家完全不是问题。


但现在,只要医美行业有锅,往莆田系身上扣就是了,谁叫他们已经是“劣迹斑斑”的代名词。但往往我们发现,很多非莆田系“黑医美”,对这个行业的伤害丝毫不少。甚至他们是在看到行业市场规模之后入场的,比莆田系入场更晚,如果我们说莆田系至少在早期为行业渗透率做了一些所谓的贡献。


那这些“非莆田系”黑医美,就是彻彻底底的行业蛀虫。


另一边,对于医美用户来说,莆田系机构的“贡献”很难准确描述。安全事故频发、以销售客串医生身份、过度包装项目、过度包装医生给用户带来误导……


我们可以认为,莆田系让用户了解了更多的变得美好的方式,但是对于用户来讲,也增加了变美的危险系数。


行业越来越大、繁荣、市场规模大,从业者自然欢喜,无论是医美厂商、平台、机构、医生都能在里面活得很好,这是好事。


但是如果所谓的行业增长、爆发,是以伤害一部分用户为基础,为前提,那这个行业,还能得到用户的信任吗?还值得用户信任吗?


我们期待未来的医美行业,不再出现莆田系机构占据80%市场的状况,无论是莆系机构、私立机构、医生创业诊所、公立医院还是共享医院,各凭真本事说话。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品牌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