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上美中止与聚源生物合资的胶原蛋白项目

    有媒体报道:江苏聚源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上美)正在进入简易注销程序,公告期为2025年8月21日-2025年9月9日。

    至于中止原因,根据报道是因技术发展进度与市场环境变化,未能实现对“重组胶原蛋白”差异化创新的共同期待。


    13小时前
  • 普罗米修斯公司射频皮肤治疗仪获批上市

    据 NMPA 9月8日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普罗米修斯奇迹(深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射频皮肤治疗仪”成功获批,注册证号为:国械注准20253091825。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10款射频皮肤治疗仪获批,其中大多数产品为个人用户在家庭环境自行使用 ,产品适应症均为“利用射频热效应暂时性改善面部的轻度皱纹";在医美机构使用的2款,分别为无锡威脉通的YOUMAGIC®和湖南热芙美的"射频皮肤治疗仪",产品适应症均为"利用射频热效应减轻面部轻、中度皮肤皱纹"。


    13小时前
  • 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完成药用辅料登记

    9月3日,锦波生物“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登记。“药用辅料”这一身份突破了传统医美材料的应用范畴,预示着该材料未来可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与多肽、蛋白等活性成分联合使用,为再生医美领域开发“材料+生物活性成分”的复合型解决方案提供了可能。

    13小时前
  • 巨子生物可复美8月补货增15%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可复美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2.7%,为巨子生物贡献了超过八成营收。


    进入七月以后,销售回升趋势更为明显。根据Sandalwood电商监测数据,可复美品牌1至7月合计GMV同比增长32%,其中7月单月GMV同比增幅达到62%。

    2025-09-05 18:19
  • 倍特生物旗下“司美格鲁肽”减肥药上市申请获受理

    9月3日,成都倍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交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上市申请正式获得受理,是国产第8家申报司美格鲁肽上市的企业。另外7家企业分别为九源基因、丽珠集团、华东医药、齐鲁制药、联邦制药、惠升生物(四环医药)以及石药集团。


    目前国内司美格鲁肽市场已显现出明显的饱和态势。有内部消息称,至少还有超过10款司美格鲁肽类似药正处于II期或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该品类争即将步入白热化。

    2025-09-05 18:19

 医美行业观察

华东医药拍了拍你:2019年医美营收同比增长569.81%,上市20年无一年亏损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266

( 0 )

( 0 )

( 0 )

2020-09-11 10:08

主编微信.png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如何在医美行业里赚到钱?是每一个医美人最关心的问题,比起下游医美机构在2019年、2020年连续迎来大洗牌,上游医美厂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通过资料对比发现,这些赚钱的医美上游玩家,都重视:轻医美。


上游“稳赚”,下游“鏖战”

前段时间企查查发布了一组数据,在2019年,共有2600家医美医院倒闭。业内人士认为,实际在2019年倒闭或转让的医美医院,数量远远不止2600家。

虽然据艾瑞统计,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了1769亿元,即使同比前几年增长率有所放缓,但是也达到了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有1367.2万人,预计到2023年,国内的医美用户能达到2548.3万人。

国内医美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4亿到2019年的1769亿,一直保持着一个正向增长状态,但是在医美产业里的机构端,却一直盛行倒闭风潮,苦苦鏖战。

尤其是大量中小机构,由于缺乏运营人才、优秀医生,导致获客难,生存难。而在整个医美市场里,又不断有新玩家加入,新医美医院、轻医美诊所开业从未间断。

对于医美消费者来说,能够选择的医美机构越来越多,从公立三甲医院的整形美容科到私立民营医美医院,再到医生创业的医美诊所,机构端对流量和消费者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同时机构多元化发展已成趋势。

有医生认为,疫情过后,医美机构业绩方面会呈现3+3+3+1分布:30%破产直接关门,30%亏损但不至于倒闭,30%收支基本持平,只有10%能够危中抓机,实现赢利甚至逆袭。

不赚钱,是2019年很多医美机构的苦恼,活下来,是2020年更多医美机构的运营主旋律。

而在产业的另一端,在上游医美厂商或者产品代理公司们的世界里,却是另一幅高枕无忧的景色。

华熙生物近期频频出现在媒体C位,作为玻尿酸市场的“稳赢冠军”,被称为掏空男人腰包的公司。在玻尿酸这个品类里面,华熙生物属于生产、销售一起抓的“全能型”公司,并且它下设子品牌的产品,无论是医美、护肤还是宠物用品等模块,也都是围绕玻尿酸这一个核心点来做市场渗透的。

在国内,还有更多的上游玩家,通过代理销售国外生产商的产品,或是收购国内外的医美用品生产厂商,进入行业分一杯羹,比如华东医药。

相比于华熙生物一头猛扎进玻尿酸的世界里,华东医药的医药产业版图其实更大。


选对赛道很重要

华东医药的经营理念里写着这样几句话:不求品种很多,但求产品最大;要么唯一,要么第一;不一定要做火车头,但一定要乘上第一节车厢。

在医美行业,华东医药已经乘上了第一节车厢。

据华东医药2019年度报告,2019年,国际医美业务营收额达到509190691.24元,与2018年的76019939.06元相比,同比增长了569.81%。

而其实,国际医美业务,在2019年只占到华东医药整个营收构成里面的1.43%,更多的收入来源于商业,占比为68.79%,其次是制造业,占比29.78%。

但是医美业务的增长是非常明显的,商业收入2019年在整个营收中的占比,相对于2018年72.89%这个数值来讲,是在下降的。但是国际医美业务2018年在华东医药的营收占比里只有0.25%,2019年,这个数值增长到1.43%。

就我们所了解,华东医药本身是不直接生产医美产品的,其科研和制造重心一般在中成药、免疫制剂药物、内分泌药物、消化系统药物、抗肿瘤药、心血管药物、抗生素药物等方面。


其次,是入场姿势

对于医美这个“新模块”,更青睐通过代理、收购海外制造商的方式切入行业。

2013年7月,华东宁波与韩国LG化学达成合作协议,成为伊婉玻尿酸在国内的的独家代理。其下属子公司华东宁波医药有限公司的医美事业部,主要负责伊婉玻尿酸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其次华东宁波医药也拥有国内唯一一个获得合法证件的人胎素注射产品:SINFMUSE幸福缪斯抗衰老套餐。

虽然国内的医美市场规模目前已经可称得上世界第二,但除国内医美市场外,华东医药也同样重视国外医美市场。

比如先后与美国R2、瑞士Kylan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拿到了多个创新产品的商业化权益。

从华东医药2019年年报中的医美研发情况梳理还能看到目前它在国际的发展状况。

  1. 通过收购的方式拥有了一家经营全球医美产品的全资子公司Sinclair,主要经营产品注射用微球(Ellanse,也就是目前市面上所谓的少女针)和美容埋线(Silhouette),前者用于面部皮下植入改善皱纹。后者用于中面部提拉手术,短暂固定并提拉脸颊下真皮位置。
    它们都已经在全球60多个国家或地区获得注册认证或上市准入。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国内上市流程。

  2. .与瑞士Kylane达成产品授权合作,拿到了Kylane公司MaiLi系列含利多卡因成分的新型玻尿酸在全球独家代理,现在正在申请CE认证。

  3. 参股美国R2 Dermatology, Inc,R2主要进行的是医美领域冷冻祛斑和美白相关医疗器械及技术的开发,其产品F1主要适用于消除皮肤的良性色素病变,F2适用于全身美白。
    华东医药拥有F1和F2在中、日、韩等34个亚洲国家地区的独家分销权,并且产品预计2020年底能在美国上市,也准备启动在中国的注册工作。

华东医药它本身的大重心、研发板块仍然专注于医药领域,但是近些年对医美公司的收购、入股动作比较频繁,就2018年和2019年的营收数据对比来看,医美有望成为其下一个较大的增长点。

而对于未来的增长,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尤其是轻医美市场。并且我们也能够发现,无论是它代理的玻尿酸、少女针、还是R2公司的F1、F2,都属于轻医美项目中的高频消耗品,找准赛道,选对品。这或许就是它增长的秘诀。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品牌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