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华熙生物加码植物外泌体

    近日,《一种基于三维梯度微涡旋与声波流体化协同作用的植物细胞囊泡高效提取方法及其应用》申请人:山东杰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植物外泌体(PEVs)是蕴含着植物再生和修复力量的“绿色信使”,被誉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修复抗衰成分。然而,想从拥有坚韧细胞壁的植物中,大规模、高纯度、无损伤地提取出这些纳米级的脆弱囊泡,是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天花板”。这份由山东杰凯生物与华熙生物共同申请的专利,整合了多学科技术,以“三位一体”的高效提取流程,实现了植物外泌体的高效提取。

    2025-09-30 19:14
  • 腾讯入股乐普医疗旗下民为生物技术公司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约1522万人民币增至约1616万人民币。上海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冰峰,经营范围包括从事生物科技、医疗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现由乐普医疗(300003)、青岛民芯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及上述新增股东等共同持股。

    2025-09-30 19:13
  • 爱美客子公司诺博特“米诺地尔搽剂”注册获批

    9月23日,北京诺博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两款“米诺地尔搽剂”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批准文号分别为国药准字H20255541、国药准字H20255542。


    2025-09-30 19:13
  • 未名拾光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近日,生物活性原料创新企业未名拾光成功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 B +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金斯瑞、海邦投资共同注资。这是继今年 5 月获得欧莱雅、纳爱斯集团近亿元投资后,公司再次获得产业资本加持。这次的融资资金将重点用于深化AI技术平台建设、拓展生物材料多元应用场景,以及加速业务全球化布局。


    未名拾光核心定位是“AI+合成生物驱动的生物活性材料创新平台”,通过AI重构生物活性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全链条。除此之外还布局微生物与植物细胞工厂,生产多肽、胶原蛋白等蛋白类产品。


    此次融资,是AI 赋能生物活性原料创新的重要里程碑。

    2025-09-30 19:12
  • 巨子生物控股股东斥资1.056亿港元增持公司股份

    9月24日晚间,巨子生物在港交所公告,董事会接获公司控股股东Juzi Holding Co., Ltd通知,自2025年6月9日发布增持计划后,截至本公告日期,Juzi Holding于市场内合共购入2,006,600股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约为1.056亿港元(不包括佣金及其他开支)。紧随本次增持后,于本公告日期,Juzi Holding合共持有公司583,111,53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数的54.45%。Juzi Holding可能会根据市场状况和适用的监管要求,不时进一步增持公司股份。

    2025-09-29 15:31

 医美行业观察

高调出售“现金牛”,押注脱发领域,振东制药的医美棋局有点“野”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3047

( 0 )

( 0 )

( 0 )

2021-08-26 09:28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玻尿酸原料巨头华熙生物这几年的跨界业务不仅赚的盆满钵满,更是给公司的发展战略拓展了更多可能。或许是因为有热衷跨界的华熙生物作为“榜样”的力量,近日振东制药也决定从熟悉的保健食品赛道转入防脱发的泛医美领域,只不过这个医美“新玩家”步子好像迈得太大了些。


作者|周七


01

卖掉市占率第一的“中国钙王”业务来加码泛医美


8月17日,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上海方朗达成协议,决定以58亿元的价格出售全资子公司北京振东朗迪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给上海方朗,并且透露公司未来会加大投入对医美防脱发产品的开发和投入。8月18日一早,振东制药开盘后急速下跌,早盘跌幅一度超过10%。


在近期医美概念股大热的情况下,宣布加码医美的振东制药居然受到市场的冷遇,这一反常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振东制药出售的业务实在是太重要了。子公司朗迪制药主要产品是朗迪牌碳酸钙D3片和碳酸钙D3颗粒,主要应用为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2020年,朗迪钙终端销售额达43亿元,占到振东制药总营收的88%。也难怪有投资者会说振东制药这次把主营资产都卖了。


其实本次出售的子公司是振东制药之前买回来的。公开资料显示,北京振东朗迪制药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该公司2016年被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26亿元的交易价格收购,成为振东制药的全资子公司。随后振东将公司已有的钙剂产品和收购而来的碳酸钙产品整合,打造朗迪钙品牌带动公司大健康产品。


振东制药推出朗迪钙后,在央视、高铁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投入,推动其销量迅速提升,朗迪钙很快成为了振东制药的支柱产品。2018-2020年子公司朗迪制药的净利润为2.56亿元、3.03亿元、3.57亿元,也贡献了振东制药的绝大部分业绩。


在成为振东制药赚钱现金牛的同时,朗迪钙在市占率方面也保持着优势。朗迪钙作为振东制药的拳头产品,2020年市场占有率为16.90%,排名第一。同时,朗迪钙目前覆盖全国40万家药店和6181家医院。今年上半年,朗迪钙系列产品市场占有率继续超越竞品,成为钙制剂领域全国第一,继续占据“中国钙王”的龙头地位。


振东制药董事长也对朗迪钙信心十足,去年在对媒体报道中说“现在这个钙片,已经是中国第一品牌了,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让销售额再翻一番”。同样是在去年,振东制药还在对朗迪制药进行扩产,计划完成年产30亿片碳酸钙D3片剂及7.5亿袋颗粒剂生产线。


去年还在计划扩产、销量翻番,今年突然就把这一优质资产出售了,振东制药看似自我矛盾的行为背后,或许是因为前段时间在旗下防脱发产品上吃到了医美概念的红利。


今年1月份,振东制药决定剥离连年亏损的子公司安特制药。而到了6月,振东制药突然宣布终止出售子公司安特制药,推翻了1月份的决定。公司对此解释称,安特制药旗下治疗脱发的达霏欣米诺地尔搽剂前几年销售差,不是公司主要经营品种。但今年,男性医美和脱发经济受广泛关注,达霏欣米诺地尔的销售增速很快,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5000万元,预计其第二季度销售额也会有很大增长,因而决定终止前述资产置换事宜。同时,公司未来还拟打造生发护发的外用贴剂系列产品,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医美产品系列,意欲成为生发护发的领头企业和外用产品的专业企业。


在子公司涉足医美概念后,股价与成交量长期表现不佳的振东制药也一度受到市场的青睐。终止出售安特制药的次日,振东制药股价强势封板,涨20%,随后两个月其股价一路上涨逼近8元,约为其2月份股价的两倍。


02相比华熙生物 振东制药的跨界有些冒进


虽然医美和跨界是振东制药和华熙生物身上共同的关键词,但是这两家企业的路线和风格还是有不少差别之处。


华熙生物的跨界是指从玻尿酸原料和医美终端领域进入功能护肤领域,并且成功在功能护肤领域站稳了脚跟。2016-2020年,华熙生物收入从7.33亿元增长到26.33亿元,增长了约2.5倍,而其中的护肤品业务收入却由2016年的6385.8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3.45亿元,大幅增长了20多倍。尤其是近三年,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90亿元、6.34亿元以及13.46亿元,连续三年增长超过100%。


图片

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2020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功能护肤业务在华熙生物主营业务占比已过半数。华熙生物三大主营业务占比分别为原料26.7%、医疗终端21.88、功能性护肤品51.15%,后来居上的功能性护肤品已经成为了华熙生物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


华熙生物往功能护肤品领域的拓展可以视为在紧靠原料生产的老本行之外,提高原料附加值的战略举动;今年主推的功能性食品赛道也同样是这个思路,在充分利用原料优势的同时又拓展了公司业务的覆盖面。


相比于华熙生物在坐稳原料巨头之后往下游消费端拓展业务不同,振东制药似乎是看到了防脱发这一泛医美赛道的潜在价值,试图采用“大举大打”动作完成泛医美领域的投入。在此番出售朗迪钙业务的公告中,振东制药透露公司将积极加大对脱发产品达霏欣的市场开发和营销投入,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有望打造新兴优势大品种。目前其防脱发品种达霏欣已经市场占有率26.35%,排名第二,若是在加大投入之后,振东制药有望获得市占率第一的地位。


即便振东制药有望在未来获得防脱产品的市场龙头地位,但用现有的“中国第一钙”业务作为代价的做法仍然显得有些激进,毕竟对于公司发展来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谨慎的投资市场也对振东制药卖掉“现金牛”的做法持负面态度,公告发布的第二天,8月18日,振东制药股价大跌,截至收盘报7.27元/股,跌7.86%;8月19日,振东制药再跌2.2%。


振东制药或许是将跨界的华熙生物当成了榜样,但是急匆匆出售支柱业务实在让人担心振东制药是否对防脱发这个泛医美赛道上了头。不过,好在振东制药目前还未正式实施出售计划,而“悬崖勒马”的戏码在两个月前的振东制药刚上演过一次。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