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破价”阴云下,动物胶原蛋白为何能成为价格的“坚挺派”?
今年医美行业的焦点,无疑被童颜针与水光针的大量获批和随之而来的“破价”潮所吸引。然而,在一片价格战的火药味之外,动物胶原蛋白这一细分赛道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象:它不仅市场表现不俗,更关键的是,成功维持了价格体系的稳定和高端的市场定位,成为“破价”阴云下的价格“坚挺派”。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牛胶原品牌弗缦今年上半年实现业绩同比增长约50%;牛胶原品牌珂瑞康今年接连拿下两张械三类证件,产品布局深化;牛胶原+PMMA微球品牌贝丽菲尔则与多家头部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这些品牌共同点在于,依然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且高端的价格区间。
我们之前统计过,目前市场上有11款合规的胶原蛋白产品,其中动物胶原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占据主导,共有8款。相比于9款童颜针、6款水光针,8款动物胶原蛋白的数量却并没有陷入“价格战”中,其背后的逻辑耐人寻味。
其一,每一款胶原产品都具备差异化,构建了深厚的“护城河”。从类型上分为猪胶原与牛胶原;而牛胶原又分为有微球与无微球。整体又有适应症、是否含利多卡因的差别,以及溶液浓度、凝胶形态、颗粒大小等方面的差别也有很多,使得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对应特定的临床需求和效果预期,难以被简单替代,从而有效抵御了同质化竞争引发的价格战。
其二,漫长的合规周期天然筛选了玩家。 从第一款动物胶原产品获批至今已近10年。以10年时间为尺度,仅诞生8款合规产品,这本身就揭示了技术、工艺和审批的极高门槛。长周期不仅构筑了进入壁垒,也完成了市场的自然淘汰,最终留存下来的都是经过时间验证的“优质资产”,保证了赛道整体的健康和理性。
其三,动物胶原产能不足是维持价格的关键现实因素。动物胶原的提取工艺复杂,对原料来源和质量控制的要求极为苛刻,导致其产能扩张非常困难。许多企业常受限于产能,面临缺货状态。在经济学最基本的“供不应求”规律下,价格自然能够稳定在高位。这与可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大规模量产的重组胶原蛋白形成了鲜明对比。
总结而言,动物胶原蛋白赛道之所以能在“价格战”的喧嚣中独善其身,是其技术壁垒、深度差异化、长合规周期和硬性产能约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交织成一条坚实的“护城河”,使得这个赛道的竞争更侧重于价值与临床效果,而非单纯的价格。这也为医美行业在追求普惠的同时,如何保持高端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本。
除此之外,没有陷入价格战的品牌还有哪些优势值得我们学习?2025年12月3日,上海,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新世界 精耕增长·2025未来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我们一起聊聊~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