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华熙生物商标失效

    据悉,华熙生物申请的多项与旗下护肤品牌“肌活”相关的商标均未能注册成功。目前,华熙生物在第3类商品中尚无已获准注册、处于有效状态的“肌活”商标。

    2025-07-17 10:13
  • 恒瑞医药拟在中国递交体重管理产品HRS9531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HRS9531-301)获得积极顶线结果。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2mg、4mg、6mg)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达到优效性。

    同日恒瑞医药表示,近期将在中国递交HRS9531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新药上市申请(NDA),Kailera正在推进HRS9531(KAI-9531)全球临床研发。


    2025-07-17 10:13
  • 国内首个超能电浆 Renuvion®正式发布

    7月11日,美国医美技术龙头企业Apyx Medical 旗下品牌 Renuvion® 超能电浆微创紧肤技术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开启美容外科微紧肤创新时代。

    2024年10月,超能电浆以“国械注进20243010567”号获得中国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人体软组织进行凝固或用于改善颈部和颏下区皮肤松弛。2025年5月,Apyx Medical与格睦(无锡)科技公司签署了超能电浆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协议。


    2025-07-17 10:13
  • 乐华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近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孙京军,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目前,杜华丈夫孙一丁仍担任该公司董事。


    2025-07-16 10:03
  • 京东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

    据悉京东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低调在北京亦庄开业。这是京东旗下首个自营医美诊所,目前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该门店并未单独开辟新区域,而是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目前已试营业2个多月,但一直以来面向京东内部员工营业,并未对外。此次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在京东 APP正式上线后,标志着京东医美的线下业务已正式对外营业。


    2025-07-16 10:03

 医美行业观察

昊海生科医美业务“水逆”已过?只砸钱不用心的时代该结束了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308

( 0 )

( 0 )

( 0 )

2022-03-08 10:05

导读:近日,华熙生物、昊海生科接连公布2021年全年财报。今天医美产业笔记以昊海生科为主角谈谈医美行业的那些事。


先来看看两家的财报:2月28日,昊海生科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57%、53.19%,基本每股收益2.00元。


报告显示,2021年华熙生物营收49.48亿元,同比增长87.9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82亿元,同比增加21.1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63亿元,同比增加16.74%。


从营收上看,华熙生物是昊海生科的近3倍,同样是“医美三剑客”,昊海生科的业绩表现着实比不上华熙生物。


昊海生科医美业务只砸钱不出力?


有人认为,昊海生科在医美业务上是舍得砸钱,舍不得出力的状态。


先梳理一下昊海生科的医美业务布局。他之所以登上“医美三剑客”的宝座,得益于玻尿酸业务,华熙生物、爱美客、昊海生科都是以玻尿酸闻名的,但是三者又走了不同的路。华熙生物自不必说,其生产的玻尿酸原料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爱美客则是依靠玻尿酸原料的优势,发展医美终端产品;昊海生科算是另辟蹊径,利用玻尿酸原料的优势发展眼科、骨科和医美终端产品。


整体来看,昊海生科的医美业务占比并不高,且呈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昊海生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业务的营收占比仅为18.16%,产品布局也是围绕玻尿酸展开。


旗下的玻尿酸品牌有海魅、姣兰、海薇。众所周知,中国的玻尿酸注射市场进口品牌的市场地位较高,并且,从目前的产品价格分布来看,进口品牌占据玻尿酸填充高端市场,国产品牌大多占据平价市场。但是2020年昊海生科高端定位品牌海魅上市,1ml售价可达上万元,价格甚至远超进口品牌。

2.png

但据相关医美机构人员称“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国外品牌,若选择国内品牌则更注重性价比,性价比较低的海魅销量实则较低。”在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中,昊海生科业绩下滑明显,对此,公司回应称是玻尿酸业务下调产品销售价格所致。


凭借玻尿酸终端医美产品登上“医美三剑客”宝座,但其玻尿酸终端产品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于是,热衷买买买的昊海生科又开启了收购模式。


携手欧华美科与美国 Eirion,拓展消费端医美及肉毒毒素领域


2021年2 月 21 日,昊海与欧华美科(天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控股投资的协议,以共计人民币2.05 亿元持有欧华美科 63.64%的股权,将其旗下 EndyMed 射频皮肤设备及仪器、镭科光电 VCSEL 激光芯片及设备,以及 Bioxis 组织填充剂等主要业务和产品纳入公司医美产品线,至此公司的医美业务延伸至消费美容端。


在消费端的布局:欧华美科自 08 年成立起就聚焦于全球专业生活美容及家用美容领域,创造了全球的生活美容+医疗美容全球最大规模的连锁模式。


肉毒素领域布局:2021 年 3 月,昊海生科公告拟最多投资3100万美元认购美国Eirion A轮优先股,Eirion有偿授权昊海生科使用其肉毒素产品。昊海生科将拥有ET-01、AI-09 两个肉毒素产品,ET-02 治疗脱发白发药品的大中华区权益。


另辟蹊径的昊海生科,如何把握医美脉搏


顶着“医美三剑客”的头衔,昊海生科并不轻松。他虽然在玻尿酸原料生产、终端医美产品都有涉及,但华熙生物和爱美客各占一座山头,昊海生科在两个领域都没有绝对优势。


所以昊海生科算是另辟蹊径,利用其玻尿酸原材料的优势,借助资产并购,将业务重点拓展至眼科。2015-2017年,昊海生科先后收购河南宇宙、深圳新产业、珠海艾格等企业股份,取得眼科人工晶体业务。据昊海生科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人工晶状体业务占据国内30%的市场份额,眼科业务也一直是公司最大业务,2021上半年实现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69.61%,占营收比例为41.82%。


同时布局眼科、骨科、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的昊海生物,其在医疗美容领域的研发项目只有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与华熙生物、爱美客相比显得较为单薄。


昊海生科之所以现阶段医美业务的表现不及另外两个,很大原因是其产品布局的无关联性。虽然不管是骨科、眼科还是医美,都是利用公司的现有原料,但是发展起来的终端产品之间未能形成联结。


常规来讲,眼科、骨科的患者和医美求美者之间并不会有很大重合,所以对于昊海生科来说,旗下的每一个业务都是独立的,也就意味着每一个版块都要配备不同的研发人员、市场人员、运营人员等。到了终端渠道,一款产品又不能为另一款产品做背书。所以即便昊海生科在眼科方面做得不错,也并不能赋能给医美业务。


反观华熙生物和爱美客,华熙生物在玻尿酸原料的基础上延展出医美终端产品,又延展出了功能性护肤品,按照求美者做医美的流程来看,注射完华熙生物的医美产品后,术后护理又能直接使用旗下的功能性护肤品,甚至还可以将最近获批的玻尿酸类食品推荐给用户,让她达到“内外保养”……


爱美客的产品线就比较单一了,这也是一直被业内人所诟病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爱美客的优势,单一也可以理解成专一。一心一意做医美终端产品,从去颈纹到去黑眼圈,一步步丰富产品功能管线。


似乎,华熙生物和爱美客都没有面临昊海生科那样的“难题”。


辩证地来看,从业务板块的布局上,爱美客是典型的“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华熙生物最多也就是“把鸡蛋放在了分层的篮子里”。随着医美监管的加强,未来不管是新品上市还是企业上市都变得没那么容易,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昊海生科的发展似乎更稳健一些。


但现在对于昊海生科来说,最关键的是要对医美业务更加“用心”,买来的“医美江山”也要“好好打理”。医美作为一个独立的版块,要有独立于眼科、骨科的运营逻辑。客观来讲,医美与眼科、骨科不同,它是一个可以被挖掘的、被创造的市场,在运营上更需要主动出击。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