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巨子生物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募资约23.33亿元

    4月17日,巨子生物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公司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于2025年4月16日签订配售及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补足卖方同意以每股66.65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预计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33亿元,净额约为22.94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市场营销、品类扩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1天前
  • 创健医疗进入创新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5年4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发布2025 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股转公告〔2025〕140号),创健医疗(873474)将调入创新层。

    1天前
  • 美柏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北京美柏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可孚医疗领投,中关村科技租赁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推进公司人源细胞外基质(ECM)再生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同时加速推进基于人源ECM再生材料的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推广。

    1天前
  • 华东医药年报发布,伊妍仕少女针大卖超10亿元!

    4月17日,华东医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实现净利润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


    本次年度经营业绩是华东医药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净利润断层领先。


    本次医美业务也做出了单独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整体营业收入23.26亿元,其中Sinclair营业收入9.67亿元,欣可丽美学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


    可见在过去的2024年里,伊妍仕少女针依然是“十亿级的超大单品”。


    不过“少女针”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截止目前国内获批的少女针已经来到了三款,分别是2024年下半年获批的谷雨春旗下的塑妍真、2025年4月获批的四环医药旗下的少女针产品。

    应对竞争压力,显然伊妍仕也做好了准备,2024年6月份对产品进行二代升级,推出三款不同微球大小的产品来满足求美者的精细化需求。


    随着今年塑妍真在市场正式开售、四环医药的渠道压力,明年伊妍仕少女针的表现将如何?


    此外,今年1月份华东医药在高端医美市场迎来了新的突破,旗下MaiLi®Extreme获NMPA批准上市,该玻尿酸产品已经在欧洲上市多年,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国内的机构和医生也对其抱以厚望。


    另一款再生医美填充剂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的临床试验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随访,相信很快也会有新的进展。 


    在医美企业年报增速纷纷踩下“刹车”的时刻,华东医药的年报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可见行业需求仍旧高涨,在不断K型分化的市场上,能够稳住目标用户,就能够一路高歌。

    1天前
  • 新氧CEO金星回应“李佳琦不建议普通人做医美”

    近日,李佳琦在直播中说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因为这个要花很多钱:“我说实话,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他还指出,许多医美项目并不会如广告所说那样神奇,且其中隐含着诸多风险。李佳琦同时表示,当一个广告、一个项目飞起来的时候,都是有人推的,有资本在后面推动。该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澜,成为当日热搜。


    4月17日新氧创始人金星在自己朋友圈对此言论进行回应:“正常的商业操作,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世界上所有商品都有资本推,iphone、电动汽车、化妆品,哪个没有?关键是消费者需要知道真相,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640.jpg


    医美行业观察认为,医美与美妆从来都不属于对立面,不管是资本推动,还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效果性、安全性才是最关键因素。医美与美妆在应用中应是互相成就,联合应用。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后疫情时期,如何发挥存量价值最大化?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1969

( 0 )

( 0 )

( 0 )

2020-09-08 10:17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近日,北京维多俪得美容有限公司总经理唐玥受邀在梅花学院分享了疫情期间,医美机构所可能遭遇的一些影响,以及三个在疫情期间做到逆袭增长的机构案例,主要包括:医美机构如何从存量中找增量、如何开发出疫情期间的客户价值等内容。



在1-2月份,很多机构不开门,我们跟很多机构经营者聊,总结了一些疫情带来的恶劣影响,也发现了几个做的非常好的案例,分享给大家。


疫情所产生的影响



1.第一个,很多店经营不下去,我觉得首要是政策性的影响,医美诊所无法开业,但是这期间,我们仍然要交房租、水电支出、支付员工的基本工资等等。

2.第二个,客户量锐减,疫情期间,客户基本上是不出门的。而且外地的客户也没有办法跨地域消费,除了客户本身担心病毒影响之外,还因为有14天的隔离期,客户不可能到了别的省市,隔离14天再做手术,再回到原地再隔离14天。

据了解,目前我所接触合作的医院,年后期间的预约取消了已经达到了50%以上了。而且疫情影响的不只是医美,别的行业也会受到影响,也会影响到客户的收入,所有这个阶段的客户,可能会对进行消费降级。原本的预算是10万,现在只有3-4万。

3.第三个, 工作人员无法正常复工,也是因为隔离的政策,很多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无法政策复工,不管是从哪个地域回来的人,可能在整个疫情的区域性封锁结束前,都无法正常复工。所以我们经营时容易造成人手缺失、不足。

4.库存压力增大,比如一些机构在年前会进行比较大批的采购,考虑到物流原因会多进一些货品和药品。结果药进来之后,疫情也来了,而这些药品无法消耗。另一方面就是可能会面对药品减产的问题,疫情已经影响了全球,很多工厂停产,在未来,我们可能也会遇到进货难。

5.第五点,经营时机的影响,我们往常的旺季包括:情人节、妇女节等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营销节点。而今年,在这些节点上,我们遇到了新冠疫情。疫情结束后,直接进入淡季,天气热了很多顾客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做光电类的治疗。

可能会需要到秋季,才愿意进行更多的消费。

6.第六点,财税压力增加,国家抵抗疫情投入了巨大的资金,所以在未来税收方面,肯定会更加严格。

对于我们来说,新冠可能还没有影响到个人的健康,但是,它有没有击垮你的企业?

其实疫情,也检验了一个机构是否是良性运营的,是否有抗击不可测风险的能力。

很多人一直在赔钱,但是在我们的合作伙伴里,有一些企业,在3月份的时候营业额已经实现和19年同期持平,还有的伙伴,3、4月份甚至跟去年同期相比有20%的增长。


逆疫情增长的案例




我们来看这几个案例。

第一个,这个机构大概有4年的经营历史,面积700平方,员工25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中小型机构。


他们实行的是双轨模式,用生美去像是圈鱼塘一样,把用户拖进来,然后再把客户进行维养,再进行医美的转化,以生美+医美的模式运营。他所服务的客户,70%也都是周边的本地客户。

他们的优点还在于,市场部的反应非常迅速,比方出现一个热点、一个流行的东西,会及时抓住跟进,然后做出一些反应。

在疫情期间,北京启动一级防控后,他们在大家休息的时候,线上搭建了一个销售的小程序,主要是销售产品,而且以定金为主,生美日常使用的产品和医美项目都在售卖。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给客户推出居家保养套餐,告诉客户在家里能怎么进行保养,去维护客户。


其次这些定金,在客户做项目的时候,可以进行膨胀,可能交了2000的定金,做项目的时候客户可以折合成5000块用。前提是,他们家并不经常进行各种的打折活动。如果经常打折,其实这种模式对客户的吸引力并不强。

3月份营业后,也以预约的方式服务客户,一段时间只接待一个人,客户也很放心。


第二个案例,这家机构的经营时间有7年,是一个更小的诊所,面积450平方,员工只有20个人,以手术项目为主。


主要的顾客途径是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曾经他的业绩70%的都是新人业绩,因为以手术项目为主,所以老客户的循环开发很差。


但是幸运的是,19年下半年的时候,他意识到了单一的项目对机构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然后申请下来一个皮肤科,在疫情期间,就在线上朋友圈的方式,推出一些列的皮肤科项目的团购。3、4月的时候,仅是热玛吉的收入就超过了80万。

第三个案例,也是一家老医院,规模相对大一点,面积大概2000平方,员工近100个人,也是以手术为主。客户主要来源是电商和第三方的转诊。


大部分机构都是在3月后才开始复工的,但是这家诊所在春节已过去就开始尝试复工,也是以预约的形式进行客户接待。


一方面针对本地客户,制定了疫情期间的美丽计划书,用手术和非手术的综合方式,对顾客进行整体的规划、打造。


另一方面他做了直播面诊,大概一共做约40场这种网络面诊,预约量达到了近100人。在疫情结束后,这些直播面诊的顾客也会慢慢转化到店,产生业绩。


增长的共同点



那么这三个在疫情期间经营的比较好的机构,有哪些共同点呢?

第一个是,这些医院都靠自己的存量去找到了增量。第二个是,这些医院在疫情期间都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线下线上结合的模式上。第三个是,这些医院都有相对完善的产品体系。

第一家机构的双美模式,用生美+医美的方式,就是典型的用存量找增量的方法,这就是流量思维,用生美高频次特点带来的流量,进行医美的转化。


而且生美的服务特别细致,能走到客户心理,转化起来难度也不会非常高。


在疫情期间,客户不能到店的时候,还能通过生美的产品做居家变美的方案,真正的为顾客照相。


第二个机构,原本7年多的经营模式,都属于高风险系数的模式,单一项目、单一品类的都有这样的风险,所以当他开始做皮肤科项目的时候,在他对客户的新品发布会上,很多原来体验好老客户马上就转化了。


而且疫情期间上线的团购活动,不仅维护了老客户,还有一部分的新客户通过团购的方式到了他的客户池,所以不仅实现了存量里找增量,还实现了老带新。

第三个机构,也是通过客户拼团特卖,疫情期间人有一种抄底心理,比如转让机构的,曾有一家机构,原来咬死900万转让费,而疫情的时候,400万就转让了。
所以顾客也会在这种时候有一种抄底心理,会觉得我这个时候看到的活动、拼团是最划算的。

虽然目前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但是我们也不能高枕无忧。


我把这个阶段叫做后疫情时期,在后疫情时期,医美机构的经营还要面对三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第一个:客户的经济恢复第二个:客户的心理恢复第三个:客户的需求恢复


疫情期间,很多消费者都紧缩钱包,很多人的收入都有降低或者损失,医美对于很多人来讲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也会降低预算。


所以机构最好尽量做好开源节流,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尽量开源。


可以利用好口红经济,大家会发现市场越不好做的时候,口红卖的越好,我们也可以推出一些小而美的套餐,让顾客花比较少的钱就能得到心理的平衡和满足。比如说一些水光注射和光电项目,价格不贵,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


第二个阶段是客户的心理恢复期,对标曾经的非典,非典结束后迎来了报复性消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好疫情大家都不能出门,做好客户的种草。不停给客户种草,疫情结束了,就有机会转化了。

第三点最重要的是,让客户始终和机构保持着比较强的粘性联系,让他的需求彻底恢复。

总结



所以我们再总结一下,如何让医美机构的存量发挥最大作用。


1.不要过度医疗,无论如何,以客户安全为核心,医美不能脱离医疗本质。


 2.要有完善的产品线体系,单一品类非常危险,而且和客户粘性低。


3.客户的经济规划运营,也可以简单理解为转介绍制度,我们发现建立在信任和口碑基础上的老带新客户成交率,是非常高的。


4.多元化的营销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流量风口在不停的变化,我们从传统广告,到数字广告,再到商务渠道、社会化营销,小红书、微博、微信种草等等,变化非常大,所以我们要紧跟流量风口的变化。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希望随着咱们目前2020年疫情局势缓解以及我们的努力,机构能够真正迎来2020年业绩的春天。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品牌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