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星期三

20254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预付式新规将于5月1日生效

    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这一司法解释针对健身卡、美容卡、培训卡等预付式消费乱象,明确了消费者维权的六大核心权利,堪称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维权白皮书”。


    对于医美行业来说,影响主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七天无理由延展至线下消费场景;二,霸王条款无效;三,商家跑路多方担责;四,举证责任倒置;五,特殊群体保护升级。

    随着监管条例不断完善,关于消费者的权利正在不断扩大。对于医美行业来说,这些条例正在倒逼商家从源头杜绝乱象,进一步提升行业透明度,从而打开市场的发展空间。
    19小时前
  • 锦波生物净利润增144.3%至7.32亿元

    4月21日,锦波生物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同比上升84.9%;归母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上升14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2亿元,同比上升149.2%。


    值得注意的是,锦波生物在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上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医疗器械的销售额达到12.54亿元,较上年增长84.37%。
    19小时前
  • 锦波生物发布2024年报,净利润增144.3%至7.32亿元

    4月21日,锦波生物公布2024年年报,公司营业收入为14.4亿元,同比上升84.9%;归母净利润为7.32亿元,同比上升144.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12亿元,同比上升149.2%。


    值得注意的是,锦波生物在医疗器械和功能性护肤品的销售上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尤其医疗器械的销售额达到12.54亿元,较上年增长84.37%。

    1天前
  • 预付式新规即将生效,线下消费也能“反悔”?

    2025年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正式施行。这一司法解释针对健身卡、美容卡、培训卡等预付式消费乱象,明确了消费者维权的六大核心权利,堪称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维权白皮书”。


    对于医美行业来说,影响主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七天无理由延展至线下消费场景


    《解释》第十四条明确,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7日内可无理由要求返还预付款本金,除非已享受过相同服务。同时消费者有权解除合同,特别是在商家迁址、擅自转让服务、无法正常提供服务的情况下。


    二,霸王条款无效


    以往“不退不换”、“丢卡不补”、“限制转卡”的霸王条款,将成为历史。规定“退卡需扣除30%手续费”的条款,也将被直接判定无效。


    三,商家跑路多方担责


    - 出租方连带责任:商场若未审核租户资质,导致消费者预付卡损失,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特许经营追责:连锁品牌总部若对加盟店监管失职,消费者可直接起诉总部;


    - 清算义务人担责:商家倒闭后未及时清算,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需偿还剩余预付款。


    四,举证责任倒置


    《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商家若拒不提供消费记录、合同文本等证据,法院可直接采纳消费者主张。例如,消费场馆拒绝提供剩余服务,消费者可主张“未消费部分全额退款”。


    五,特殊群体保护升级


    - 未成年人办卡,家长可随时要求退款


    - 消费者因健康问题(如办游泳卡后患病)无法继续消费,可解除合同。


    随着监管条例不断完善,关于消费者的权利正在不断扩大。对于医美行业来说,这些条例正在倒逼商家从源头杜绝乱象,进一步提升行业透明度,从而打开市场的发展空间。

    1天前
  • 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今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更新诺和盈®(司美格鲁肽2.4mg)的说明书。此次更新基于SELECT(司美格鲁肽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的心血管结局试验)的主要结果:在超重或肥胖且已确诊心血管疾病不伴有糖尿病的成人患者中,诺和盈®可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卒中)发生风险达20%。在长期安全有效减重的基础上,此次说明书更新为诺和盈®的显著心血管获益再添有力的临床证据。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盘点 | 玻尿酸三巨头公布季报,上半年它们过得怎么样?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661

( 0 )

( 0 )

( 0 )

2020-11-05 09:10

近期国内玻尿酸三巨头华熙生物、昊海生科、爱美客均公布Q3季度报,2020上半年,它们过得怎样?



华熙生物:多花心思搞研发


华熙生物季度报显示,Q3华熙生物实现营收6.5亿,同比上涨35.65%,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96亿,同比上涨23.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4.38亿,同比上涨5.12%。


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终端产品生产、制造、销售公司在上半年的销售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华熙生物归属上市公司股冻净利润仍然能有上涨,公司实力不可小觑。


但与此同时,季度报显示的另一个情况是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支出较大,季报显示,华熙生物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约6.45亿,而2019年同期,销售费用约为3.26亿,同比增长98.04%。同时占据总营收的40.43%,销售费用已经占总营收的约40%。


一般来讲,我们熟悉销售费用占总营收比例比较高的是医美机构,在医美机构里面,销售费用几乎可以占到总营收的50%,例如曾经挂牌新三板的医美机构俏佳人,销售费用曾占营业收入52%。


对于销售费用的上涨,华熙生物的解释是公司广告宣传费及市场开拓费增加,销售人员薪酬增加,线上业务相关推广服务费及物流成本增加所致。


有市场研究者认为,华熙生物面向C端生产销售的产品,如润百颜、夸迪等等都需要持续不断进行营销投入,同时在护肤美妆这条赛道上华熙生物的竞争者更多,虽然华熙生物的功效型护肤品产品品质优良,但在国外大牌,国内国内国货崛起趋势的双面压力下,未来市场营销费用想要降下来是比较难的。


或许是提早预计到了美妆护肤品赛道的市场压力,2020年Q1-Q3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约为0.96亿,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0.56亿,研发费用投入同比增长约72%。对此华熙生物的解释是公司研发人员增加及人共成本提高,公司不断拓宽科研领域,开展新项目研发,研发投入增加所致。这一点,从华熙生物的品牌布局也不难看出,近年华熙生物已经布局以玻尿酸为主题的母婴护肤品、宠物洗护用品。



昊海生科:死磕玻尿酸


在三家玻尿酸巨头公司里,昊海生科是上市最早的,2015年4月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目前,昊海生科在


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方面的产品有海薇、姣兰、海魅、康合素(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

据昊海生科2020年三季报显示,Q1-Q3营业手入达8.92亿,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30%。


昊海生科的主要业务板块分四块:眼科、骨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防粘连及止血,在这四个板块中,眼科和骨科是主要营收来源,占比超过67%,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在总营收里的占比只有17.14%。


同时,在Q1和Q2两个季度,昊海生科的每个板块营收同比去年都是下降的,尤其是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Q1营收同比去年增长为-63.69%,Q2营收同比去年增长为-42.63%。而Q3经过力挽狂澜,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


因为玻尿酸终端产品的服务过程是需要消费者到正规医疗美容医院,由专业医生对消费者完成服务。在今年的Q1和Q2,疫情严重影响复工,影响消费者出行,终端产品的销售也不免受到剧烈影响。


在玻尿酸终端产品,有一个现象是:昊海生科目一直没有水光针品牌,无论是第一代玻尿酸海薇,还是第二代玻尿酸姣兰、第三代玻尿酸海魅,都主打填充塑形,补水护肤品牌较为空白。


据了解昊海生科旗下加强型水光针已经进入注册检验阶段,线性精密交联水光针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第四代有机交联玻尿酸产品也处于注册检验状态。


有业内人士认为,昊海生科较晚推出水光针品牌,可能是因为前期公司主要业务方向仍在传统医药领域,同时医美终端产品的研发及上市过程本来就耗时耗资,研发过程和上市过程都可能面临失败风险,目前在市没有水光针品牌,也未必说明公司对此不重视。



爱美客:纵深发展,遍地开花


爱美客是三家玻尿酸巨头中,最晚上市的一家,作为一家最新上市的医美终端产品销售公司,目前风头正盛。爱美客股票发行价约118元/股,而近期股价已经超过至550元/股。相比华熙生物科技目前(11月4日收盘价)166元/股、昊海生科119元/股的股价,爱美客已经一骑绝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销量计,2019年爱美客在中国医疗美容透明质酸产品市场中市占率为26.5%,位居行业第一;按销售金额计算市占率14.0%,居行业第四,国产第一。


最新三季报显示,爱美客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64亿元,同比增长17.40%;实现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31.83%。随着疫情影响消除,业绩逐季改善。单季来看,第三季度,爱美客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增长43.18%;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55.97%。


在三家巨头公司的医美产品线中,华熙生物和昊海生科都主要围绕玻尿酸进行产品研发,爱美客产品跨度相对较大,2019年获批了线雕线材品牌紧恋。同时,和韩国肉毒素生产制造公司Huons关于“橙毒”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近些年3家巨头在整个医美产业中的布局纵深度越来越广,不仅是垂直在玻尿酸领域一直突破技术壁垒,同时在其余医美品类、赛道上也各有布局,国内医美市场待开发容量巨大,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对标医美产业较发达的美国、韩国等地,国内医美上游品牌之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