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第三方力量调解医美纠纷,“医美镜”能走多远?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数据,从与关键词“医疗美容”相关的裁判文书数量来看,2018年这类裁判文书数量是2375份,2019年4401份,2020年则高达5050份。
随着医美市场规模的增大,医疗美容整体治疗数量的增加,我国涉及“医疗美容”相关的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对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裁判文书的内容,虽然并非全是医疗纠纷案件,但绝对纠纷案件数量的增加,其中必然有纠纷案件数量的增加。
难调的医美纠纷案
2020年5月份,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曾发布一份《2015-2019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司法审判白皮书》,据白皮书,我们国医美医疗纠纷有这样一些特点:
(1)所涉及纠纷的医院以民营医院较多;
(2)就诊者以女性为主,鼻部手术占多数;
(3)调解撤诉率较高;
(4)简易程序适用率较高;
(5)审理周期较长;
(6)原告主张金额与获得裁判支持金额差异较大;
(7)实际完成鉴定程序的案件较少;
(8)案件主要争议集中于医方三大行为;
据白皮书内容,医美鉴定也存在三大难题:
(1)医美鉴定机构单一性及鉴定标准二元化的难题突出;
(2)医疗损害鉴定程序难以及时启动困难突出;
(3)鉴定事项符合情况多发的难题突出;
同时在司法认定的过程中,也有法律适用难,证据认证难,医美效果、美疗标准统一难等问题。
事实上,随着仪器美容、注射美容等“轻医美”项目的流行,轻医美项目术后纠纷事故也越来越多,“轻医美”,还是隆鼻、双眼皮、隆胸等手术类医美项目,由于诉讼审理周期较长,民营医院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制度不够完备,消费者很容易陷入术后纠纷难解的境地,也有部分医美机构因与消费者在纠纷处理过程难以达成和解,影响机构正常营业。
关于医美纠纷到底该如何有效调解、解决这个难题,有学者对美国等医美产业较成熟、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对比。
在美国,从立法方面,美国将医疗美容纠纷列入了医疗纠纷范畴处理,多数国家也采用这种监管模式。同时,在行业准入方面,美容实行的是医疗美容许可制度,对医疗美容机构设置标准要求高,同时对于整形医生也明确规定,首先外科医生要完成普通外科基础训练,接着是整形再造外科的专业训练,最后通过形式各异的训练方案,有领域侧重的进行训练之后,才能正式成为整形医生。
在纠纷解决方面,法院依据侵权法及消费者保护条例对医疗事故进行审理,主要考虑医务人员在该医疗事故中的责任大小,令就医者遭受伤害的程度大小结合就医者或家属提出的医疗事故赔偿额来决定赔偿额,通常是医疗单位或者医生本人承担赔偿责任。
而在一般情况下,医疗美容事故是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这是基于美国的职业保险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使用。明确的消费者保护条例以及职业保险,有效防止了产生大量的医疗美容事故纠纷。
我国的第三方医美纠纷调解中心
在我国目前的医美行业发展现状下,虽然监管的完善与立法的完备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但对于医美纠纷事故,已经有了第三方调解中心——北京医美镜医疗美容争议研究与调解中心(下文简称:医美镜)。
第三方调解并不是医美行业的独创,在重庆、陕西等地早就有第三方调解中心调解医患纠纷的先例。早在2010年,重庆市就拟推医患纠纷调解由第三方进行。主要原因有三:
(1)双方直接协商,容易出现“医闹”;
(2)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由卫生部门介入,患者不满意卫生部门和医院之间的“父子关系”;
(3)提起诉讼的时间长、成本高;
在重庆市卫生局设想的理想状态下,索赔万元以下的医疗纠纷由双方自行协商,万元以上的由第三方机构调解,并且是免费调解,调解过程中医患双方也无需直接碰面、对话。市卫生局也希望在公立医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按照分工、责任大小等因素缴纳医疗责任保险费用,一旦出现损害,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
陕西榆林的医调委已经成立了4年,截至目前,榆林医调委共受理医疗纠纷案件265起,索赔金额累计高达8587.7万,成功调解并履行协议215起。通过释法明理劝导患方放弃赔偿请求12起,医疗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0.3%,累计赔偿患方1313.23万元。
医美镜和重庆、陕西等地的第三方医疗事故调解中心性质类似,对医美消费者和医美机构之间产生的术后纠纷问题进行调解,但与重庆、陕西等地调解中心不同的是,医美镜并非免费调解,而是收费调解,对调解双方根据手术项目收费不同收取调解服务费。
据医美镜官网显示,目前医美镜已经处理案例纠纷1043例,涉及金额7850098元。
在运营过程中,医美镜也在积极推行医生责任险,与医美镜合作的联合丽格集团为自身平台所有医生都投保了医师责任险,医美镜也在联合丽格完成了医师责任险“第一赔”。
在进行医美纠纷案调解的同时,医美镜也发布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举报奖励办法》,依据《办法》要求,举报人对非法医美情况进行成功举报后,每个案例由医美镜奖励人民币5000元。
相比一般医患纠纷,医疗美容纠纷案件更容易影响整个社会对医美行业的看法,对于第三方调解医美纠纷,医美镜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于消费者于医美机构都能缩短解决纠纷的时间,消费者不再“求助无门”或是需要进行漫长的诉讼,机构也能减少极端情况下对正常营业的影响。
医美镜开了一个好头,但医美镜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医美纠纷事故,要从根本上降低医疗美容纠纷案件,对于中国的医美产业发展进程来讲,仍然需要加强官方监管和立法健全。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