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丝素蛋白 安生星颜-丝安颜重庆学术策略会圆满结束!为医美行业带来新变革

    4 月 23 日,由丝安颜品牌举办的“丝素蛋白 安生星颜-丝安颜重庆学术策略会”在重庆云端之巅——尼依格罗酒店 62 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创新与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开启了一场关于传统生物材料现代革命的思想盛宴。


    会议从品牌初心、市场布局等方面阐述了丝安颜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展现了品牌在创新与专业方面的坚定信念。业内专家学者更是从丝素蛋白成分功效、实际应用与商业价值等角度展开分享,为推动丝素蛋白在医美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专业的理论基础。


    丝素蛋白作为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材料,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它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期待它为医美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在现代医学中开启应用的新篇章。

    1小时前
  • 复锐医疗科技2024财年营收净利双降,医美产品收益308.9百万美元

    4月23日,复锐医疗科技发布2024财年年报称,实现营业收入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8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12.60万美元,同比下降20.23%,基本每股收益为0.05美元。


    复锐医疗科技大部分收益来自医疗美容产品线,该产品线2024年收益为308.9百万美元,占总收益的88.5%,较2023年同期的316.6百万美元减少2.4%。减少原因为北美及拉丁美洲地区面临经济挑战,影响了该等地区的医疗美容产品组合的销售表现。


    此外,注射填充业务线所得收益为9.8百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2.6%,主要由于复锐医疗科技暂时将重点转移至新一代注射填充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服务及其他所得收益为30.4百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6.8%,主要由于牙科业务放缓。

    1小时前
  • 敷尔佳2024营收首破20亿,却仍增收不增利

    4月22日晚间,敷尔佳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营业收入为20.17亿元,同比增长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61亿元,同比下滑1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4亿元,同比下滑17%。


    其中医疗器械类产品2024年营收为8.53亿元,占总营收42.28%,同比微增0.27%;化妆品类营收为11.64亿元,占比57.72%,同比增长7.49%。


    敷尔佳2024年业绩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对此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系加大推广及销售力度所致;净利润下降,主要系销售推广投入增加所致。

    1小时前
  • 锦波生物一季报发布,净利润1.7亿元

    消息显示,2025年一季度锦波生物实现营业收入为3.7 亿元,同比增长62.5%,归母净利润为1.7 亿元,同比增长66.3%。1Q2025 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为1.7 亿元,同比增长66.1%。


    目前,锦波生物包揽了国内仅有的三张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溶液、凝胶三种剂型的原材料及产品开发,覆盖面部抗衰、填充等多种医美需求。


    根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薇旖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的产品销量已突破200万支,覆盖中端医疗机构约4000家,较2023年翻了一倍。

    1小时前
  • 预付式新规将于5月1日生效

    5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施行。这一司法解释针对健身卡、美容卡、培训卡等预付式消费乱象,明确了消费者维权的六大核心权利,堪称预付式消费领域的“维权白皮书”。


    对于医美行业来说,影响主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七天无理由延展至线下消费场景;二,霸王条款无效;三,商家跑路多方担责;四,举证责任倒置;五,特殊群体保护升级。

    随着监管条例不断完善,关于消费者的权利正在不断扩大。对于医美行业来说,这些条例正在倒逼商家从源头杜绝乱象,进一步提升行业透明度,从而打开市场的发展空间。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渠道医院盛行,打中了很多人的利益点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654

( 0 )

( 0 )

( 0 )

2021-03-23 09:24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未来你的生意只要在三爱三怕三缺里面,就不会怕没生意做,爱美爱玩爱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独,缺爱缺心情缺刺激。”


这是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对未来生意的理解。



医美行业正是踩中了这些点,在近几年迎来大爆发。但也正是因为医美行业短时间内的爆发增长,使得市场乱象频出。渠道医院便是其中衍生出的“乱”之一,是整形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畸形产物。


首先进行一个小科普。


事实上,医美圈子里通常只有两种销售方式:一种做“直客”,第二种就是渠道。


“渠道医院”,就是专门的中介。美容店、美甲店、理发店、服装店等工作人员将自己的客户发展成医美客户,将她们介绍到整形机构。相同的是,这些中介都可以得到30%-50%的提成返点,一些民营医美机构主要就依靠渠道带来客户。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又衍生出了另一种模式——网红医院。在社交媒体上伪装成行业的熟悉者、专家、大V等,负责进行吹嘘推荐,把潜在客户拉到机构整形。


与渠道医院相对的便是直客医院。直客医院就是不和任何美容院或者个人合作的医院,全是靠自己投放广告和直接上门的顾客。因为不用给渠道商和介绍人付介绍费,所以明码实价,所以价格比渠道医院和网红医院便宜,也是花钱最值的医院,主要靠医生技术和医院口碑。


渠道医院在医美行业中有多盛行?


曾有整形大V说过:整形医院按类别分,渠道医院>80%、直客医院<20%。


渠道医院为何占比如此大?流量焦虑成为一大原因。在流量获取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机构与平台开始想尽各种办法获取流量。所以除了吸引顾客上门,还要采取更“主动”的办法。


渠道医院诞生后,对于机构来说能有效解决获客难题,同时对于中间商来说,是一件“稳赚不赔”的生意。据媒体报道,渠道医院给中间商的返点非常高。


一些美容院、美甲店等带自己的顾客到这些医院去,能拿高达30%-70%的中间介绍费,费用是三类医院里最高的。在医生、场地、员工等都需要成本以外,再加上高昂的转介绍费用,所以机构在医生和药品等方面会缩减,“医生不一定是好医生,材料不一定是说的材料,玻尿酸成本3000的卖给你6000 还要给介绍费3000”。另外也有机构内部人员反映:一个3000元的项目,按照70%的返点算,医院需要给美容院2100,自己只剩900,必然是不赚钱的,但如果定价定到三万,那么即使其中两万返点给美容院,自己也能剩下一万。


这种医院的特点就是:一、价格是直客医院至少2-5倍,甚至更多;二、中间介绍人提成达50%以上;三、95%以上均为小门诊或者诊所,很少有专业整形医院参与;四、医生绝大部分为普通医生,且普遍以利益为主,流动性很大;五、出现医疗事故或者整形效果不满意后维权艰难。


在医美产业链中,第三方服务平台也有与“中间商”角色相似的模式。转诊平台如悦美和美呗就属于线上转诊模式,客户一般来自医院,这种形式成交率并不高。再加上转诊平台一般自己开有医院,优质客户都会转到自己医院和合作的优质机构。


渠道医院后遗症——医美贷



高得离谱的提成,让医美机构把大部分的成本花在了渠道代理商身上,而真正花在顾客身上的却不多,而且为了赚取更高的利润,往往还会提高手术价格。这样一来,求美者需要花的钱更多,当她们无法支撑高昂的费用后,也就衍生出医美贷。


一些渠道医院“贴心”地为暂时没有支付能力的客户提供医美贷款、分期。由于渠道医院高昂的定价,医美分期能为其助力,更容易被求美者消化,因此医美贷深受渠道医院的喜爱。


医美贷在2016年迎来行业元年,鼎盛时期医美分期机构的数量曾达到千余家,几乎每家医美机构前台都有分期产品。


到2018年下半年,医美分期市场迎来了强监管,有数据统计,到2018年底,医美分期平台数量已降至30余家。但医美分期的隐性利率高,各种隐藏服务费、手续费、违约金,“变相高利贷产品”等问题一直存在。


目前医美行业尚处于信息不透明状态,医美项目的服务质量和结果也并不稳定,医疗事故频发,消费者、中介、医院几方纠纷高发,再加上医美分期业务,这种纠纷变得更加复杂。


医美并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它的本质还是一种医疗行为,不具备医美相关知识的人去从事医美销售显然并不靠谱。渠道医美的存在也是对医美行业健康发展的一种阻碍,医美行业经过野蛮生长,最终会回归到正常运作的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就需要始终保持清醒,爱美的同时尊重专业、也尊重自己的钱包。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