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推荐
医美行业下半场,“小而美”的台湾医疗美容模式还可逆袭?
导读:台湾是亚洲最先学习和引进欧美国家先进技术的地区,整形技术非常先进。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医美还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台湾省的医疗美容已经与日本、欧美等美容业发达地区合作,无论在医疗技术、经营管理还是服务水准都逐渐形成完善的体系。
台湾的医疗美容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
01 上游:生物公司寥寥无几
和大陆医美市场类似,台湾的上游企业同样寥寥无几。
科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台湾唯一以发酵工程技术量产透明质酸的公司,成立于2001年,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高质量及高安全性医用级透明质酸原料。这与大陆的华熙生物地位相似,在台湾当地,处于本土医用级透明质酸的领导地位。旗下有一款玻尿酸填充剂法思丽在2014年获得CFDA认证,进入大陆市场。法思丽属于中大型分子,注射层次为真皮深层,可用以除皱、塑型,维持时间在 6-8个月。
除原材料公司外,医疗器材也是上游市场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康生物科技主要从事于生物高分子医疗器材及生物陶瓷磷酸钙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及行销,并应用于医疗器材及医美化妆保养品两大领域。旗下的骨科填料产品富茂骨获美FDA认证通过;填充玻尿酸产品肤美登2016年获得CFDA认证进入内地市场。
另外,台湾地区的胶原蛋白产品双美众所周知,它是台湾首家研发生产生物医用级胶原蛋白厂商,成立于2001年。在内地市场中,也仅有两家合法的胶原蛋白填充物厂家,一家是长春博泰医药生物技术公司旗下的肤美达品牌;另一家就是台湾的双美集团,旗下包括肤柔美和肤丽美。
02 中游:医疗诊所“软件”优于硬件
台湾医美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层面已经相当成熟。中游医疗美容机构、医生等方面与大陆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台湾医疗体系以诊所为主、医院为辅,医疗美容行业同样如此。全台湾各类医疗诊所总共有2万家左右,其中涉及医疗美容业务的诊所达3000多家,市场已经非常饱和。台北市是台湾医疗美容市场的主要分布地,仅忠孝东路四段就聚集上百家医美诊所,形成所谓的整形一条街,盛况不输韩国首尔的狎鸥亭洞整形一条街。
在监管方面,台湾把医疗美容业纳入医疗服务的管理中,完全按照《医疗法》进行监管,因此相较于大陆要严格很多。广告管控的力度也比较大,主要靠口碑营销。由于监管严格,台湾医美诊所不能通过各种广告获得顾客,而更多地是依靠口碑招徕消费人群,因此医师团队的技术水平、声誉、诊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构成美容诊所的核心竞争力,这与大陆美容医院主要靠渠道获客有着根本的差别。而大陆医美行业以民营医院为主,不同于其它医疗服务,行业监管方面也不尽相同。
另外从医生层面,台湾执业医师均可从事医疗美容,因此大量整形科、皮肤科、眼科或其他整形相关领域的认证医师在健保费用收缩之际纷纷涉足医美行业。目前全台湾总共有4.6万名执业医师,其中有 1.5万名在从事医疗美容专科相关项目,已经呈现过度饱和态势,且绝大多数主要从事皮肤科美容或注射类微整形。
而大陆医疗美容主诊医师除要求拥有执业医师执照外,还需取得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需经过卫计委认定,虽然目前医师认定工作在陆续开展,医师数量增长迅速,但鉴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供应量远远不足。
也正是由于台湾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这种情况,其硬件设施远不及内地的医美机构,但是医生的整形技术非常成熟且具有个性化。所以“软件”优于硬件。
台湾医美市场的现状呈现出上游企业较弱,有规模和知名度的公司寥寥无几;中游以诊所为主,医生技术成熟。但其市场规模有限,发展空间不足。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