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

    8月12日,医渡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广附院联合打造的“脉管性疾病多模态专病数据库”、“美易智能体”在广东省医院协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也标志着国内整形美容领域在数据整合与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8-15 10:34
  • 植物科技护肤品牌「美可觅」获千万级战略注资

    8月11日,杭州禾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厦门禾芃农业研究院。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植物活萃实验室、拓展临床皮肤科渠道等。品牌首推超分子包裹技术积雪草苷精华,并计划2026年实现包装全降解。

    2025-08-15 10:34
  • 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引发9亿+曝光量

    近日,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发起了「脖子比脸老算工伤吗」、「嗨体去颈纹」等话题,并在微博总部进行了扫楼活动,以发布博文/平台的数量兑换蓝牙音响、一次性胶片相机以及手持风扇等奖品。截止目前,「嗨体去颈纹」话题下的讨论量达到25.1万,阅读量超过9.1亿次。不少KOL、认证医生都在该话题下发表自己的见解,算是品牌的又一次破圈活动。

    2025-08-15 10:33
  • 创健医疗「终止挂牌」申请获批准

    8月8日,创健医疗(873474.NQ)对外发布公告,公司已于8月5日向全国股转公司提交了终止挂牌的申请并获受理。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也于8月11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8月14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据悉,创健医疗于2024年初启动上市辅导,于2024年11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025-08-15 10:33
  • 润双鹤拟投资设立基金,聚焦合成生物

    8月12日,华润双鹤发布关于设立华润双鹤产业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表示拟投资设立华润双鹤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呼和浩特)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双鹤(北京)生物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8,700万元人民币,占基金总出资额的比例不超过17.40%。

    2025-08-14 12:19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三剑客是如何“分道扬镳”的?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408

( 0 )

( 0 )

( 0 )

2021-09-14 08:57


医美产业笔记导读:近几个月正是半年报的丰收期,各个上市公司都或早或晚地放出了半年度报告,也让大家能一窥各家企业上半年的经营状况。作为医美赛道的标杆公司,“医美三剑客”的半年度报告自然更加牵动业内人士的神经,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也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


作者|周七

01

三家医美赛道头部企业正在分化


在华熙生物于8月30日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度报告之后,国内医美赛道的三家龙头企业全部披露了市场翘首以盼的上半年度报告。虽然昊海生科、爱美客和华熙生物都是目前公认的医美公司第一梯队,但是从今年的上半年度报告来看,三家公司的业绩和表现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分化。


图片

首先来看最重要的营收和利润这两个指标。2021年上半年,昊海生科实现营收8.51亿元,同比增长71.63%;归母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739%;爱美客在今年上半年营收为6.3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母净利润达到4.25亿元,同比大涨188.9%;华熙生物在2021上半年总营收达到了19.4亿元,同比大涨104.4%;归母净利润为3.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上涨35.0%。

简单的来说,营收体量最大的华熙生物在净利润方面并不占优势,以3.6亿元的成绩低于爱美客的4.25亿元,位居三剑客中的第二位。而净利润最多的爱美客,其上半年营收仅为6.3亿元,远低于华熙生物的19.4亿元和昊海生科的8.51亿元营收。从这两个指标的对比中能看出三家企业目前的最明显特征:华熙生物增收难增利、利润最为丰厚的爱美客体量最小、昊海生科则是在营收和利润上都未获得显著优势。

华熙生物

华熙生物上半年营收同比大涨104.4%,可谓非常亮眼,但是其利润增长却完全跟不上营收的增速,增收未增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是华熙生物现在的多元化战略。虽然在大家的认知中通常将华熙生物认为是医美公司,但是华熙生物的官网上已经否定了这个说法,反而将其称之为覆盖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平台型企业。

华熙生物的多元化之路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从2016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营收占比不到10%,到去年已经超过公司总营收的50%,正式成为了华熙生物的最主要业务。华熙生物在2018年和故宫博物院IP进行了一场跨界合作,这次刷爆社交网络的合作也让华熙生物从幕后走到台前,依托功能性护肤品从原来的B端原料供应商开始转变成了面对C端的终端消费品企业。

而面向C端的生意比起面向B端有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深入的接触消费者和庞大的消费市场。C端业务一旦成功,将会对公司业绩带来极大的增长,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上的成功也同样体现在业务的增速上。从2020年报数据看,华熙生物的原料业务同比下降7.55%;医疗终端业务同比增长17.79%;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同比增长112.19%。在今年的上半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依然以62.07%的增长率领先其他业务。

华熙生物对护肤品业务的重视带来了业绩增长,同时也因此埋下了增收难增利的祸根。护肤品作为面对普通消费者的产品,非常依靠营销驱动,华熙生物销售费用的飞涨就是最好的例子。2017年,华熙生物在销售推广方面投入仅1.25亿元,而2020年达10.99亿元,三年增7.79倍。到了今年上半年,其销售费用进一步增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8.78%达到了8.97亿元。华熙生物上半年8.97亿元的销售费用几乎赶上了去年全年的销售投入,在上半年营收中占比超过了46%。华熙生物连年翻番的C端销售费用对产品利润的侵蚀作用非常明显。

爱美客

爱美客在三家公司中的表现可以称得上是优等生,虽然公司营收规模最小,但是净利润却是最多。爱美客上半年高达93.52%的毛利率碾压了其他两家公司,也完美诠释了市场对医美暴利的印象。但是作为一个“合格赚钱机器”的爱美客,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来自业务方向上的焦虑。

作为三家中最专注医美的公司,爱美客在终端医美产品的领域中走得也是最远的。据Frost Sullivan数据显示,爱美客透明质酸钠类注射产品在2018至2020年国产厂商中市场份额排名蝉联第一,其中截至2020年按销售量计算,爱美客以27.2%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首位。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嗨体、宝尼达等稀缺产品共同为爱美客的高利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爱美客带来巨额收益的核心玻尿酸产品也让爱美客不知不觉中患上了产品依赖症。为了摆脱对核心产品的依赖,爱美客寄希望于用新品来作为新的业绩增长点。下半年上市的濡白天使童颜针作为国内第二款童颜针,虽然还未进入放量的阶段,但是已经肩负起了改变爱美客营收结构的重任。除此之外,针对韩国肉毒素公司Huons Bio的收购事项也是爱美客在发展新业务上迈出的一大步。爱美客躺着赚钱固然舒服,但是在押注未来业务上也一样没有马虎。

昊海生科

昊海生科不仅在玻尿酸原材料生产和医美终端产品上都有布局,像是华熙生物和爱美客业务的结合体,其业绩表现在三家公司里面也显得中庸。不大不小的营收规模加上位列第三的利润表现,就构成了对昊海生科上半年度报告的初始印象。虽然昊海生科739.25%的净利润增速十分吸引眼球,但是了解它的人都知道,不是今年的利润增长有多迅猛,而是作为对比的去年业绩实在是不够亮眼。

昊海生科去年实现的营业收入约13.32亿元,同比下降16.95%;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2.3亿元,同比下降37.95%。在其他医美公司赚的盆满钵满的时候,唯独昊海生科在去年出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下滑,而这也是市场对其发展前景有所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昊海生科上半年的营收中,医美业务占比排在了眼科产品和骨科产品之下,只占到了营收的21.17%。

昊海生科虽然在年初收购了欧华美科试图加码医美赛道,但是能否和现有的医美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实在让人心里没底。相比于医美业务的尴尬地位,昊海生科在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以及粘弹剂等眼科领域则是发展得顺风顺水,通过一系列的融资并购已经成为了国内横跨医美的眼科龙头企业。据半年报显示,公司已经占据国内人工晶状体30%的市场份额,并且企业眼科粘弹剂连续十余年位居国内市场占有率首位。

坦白来讲,这三家公司的半年报数据都不难看,但是财务数据只能体现出企业过去的状态,而透过盈利看医美三剑客,这三家公司已经呈现出了发展道路上的分化。从华熙生物C端战略到昊海生科的人工晶状体龙头,昔日并称医美三剑客的三家企业或许正走在一条会分道扬镳的道路上。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