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天莱雅生物旗下“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获批

    4月10日,根据国药监局医疗器械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江苏天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成功获批。江苏天莱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公司主打产品为医疗级注射型玻尿酸,旗下有水之臣玻尿酸系列护肤品,RENOLURE DERM和德美加注射系列。

    1天前
  • 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4月11日,华熙生物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2024年营收53.71亿元,原料业务收入12.36亿元,同比增长9.47%;医疗终端业务营收14.40亿元,同比增长32.03%,其中皮肤类医疗收入10.73亿元,同比大增43.57%,医美业务变革效果显著,运营能力稳步提升。

    1天前
  • 特朗普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

    4月8日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特朗普表示,美国并不生产自己的药品和其他改善健康的产品。美国支付药品的价格往往比有药品生产的国家高出很多倍。特朗普认为,一旦对药品征收关税,制药公司将在美国开设工厂,因为美国是“最大的市场”。 在此之前,特朗普宣布的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广泛关税未涉及药品,但他表示药品将面临单独的关税。

    1天前
  • 锦波生物旗下“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获批

    4月9日,由山西锦波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球首个“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凝胶”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是继“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溶液”后,锦波生物自主研发生产的第三个采用生物新型材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制备的III类植入医疗器械,标志着生物材料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技术突破。

    1天前
  • 艾尔建美学旗下新型玻尿酸注射剂获得FDA批准

    艾尔建美学(Allergan Aesthetics)近日公告,SKINVIVE by JUVÉDERM 获得美国FDA批准在美上市。


    品名:SKINVIVE by JUVÉDERM

    厂商:Allergan Aesthetics

    成分:透明质酸(2-mg/mL) + 利多卡因(0.3% w/w)

    用法:皮内微滴注射

    FDA适应症:改善面颊皮肤平滑度(21岁以上成人)


    有消息称,该产品的新给药方法是目前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被批准用于改善脸颊皮肤平滑度的玻尿酸皮内微滴注射,开辟了一种处方美容产品给药的新途径。

    2023-05-19 09:44

 医美行业观察

上游吃肉下游喝汤,医美机构为何吃力不讨好?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133

( 0 )

( 0 )

( 0 )

2021-11-19 09:55

导读:较之于医美上游公司在资本市场的“风生水起”,如今的医美机构可谓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生意依旧是好生意,但经历“阵痛”也是必不可免。作为独立个体的医美机构,目前的“吃力不讨好”,或者只是短期的困境。而作为群体的医美机构,目前的“吃力不讨好”,或者是“力气”用错了方向,市场发展“畸形”导致的。


作者|精彩


01 从“成形”到“畸形”到内外双“畸形”


据长城证券研究院整理,将我国医美的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民国期间的萌芽期,1949年至1993年的探索期,1994年至2007年的成长期,以及2008年至今的高速发展期。


在中国,现代医疗美容机构的雏形始于医院的整形外科,个体美容诊室则出现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然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国各地开始出现民营美容医疗机构,规模化的医美诊所,这一时期的医美机构,设施大多简陋,技术水平不高,再后来,美容技术培训学校开始出现,在技能培训,精准就业的推动下,民营医美机构的数量开始出现增长。


此时的医美机构,虽说各“器官”发育不够健全,但与现在不合规的“黑医美”存在本质的不同,一个是“意识不到,未曾看到”的摸索期,一个是“意识到了,也看到了”但依然不正规运作的逐利心态。


2008年开始,民营医美机构迎来大爆发,从2008年至今,伴随着国际合作的增多,国家政策的支持,医美产品的批准上市,“双创”风口的爆发,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出现、扩张,“互联网+”浪潮的兴起,以及医美企业的上市带给资本市场的“惊喜”,在不断的向医美市场“添柴加火”,让医美市场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于是,最“易”下场的医美终端机构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嗅到商机的资本家纷纷入局,医美机构开始了爆发式增长,但此时的行业规范远远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市场,监管更是几乎一片空白,医疗本质的医美行业,却步入了“零售业与服务业”的发展路线。


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全面展开,医美终端赛道的“火焰”开始逐渐变得“烫手”。虚假宣传,失败案例,过度营销,贩卖焦虑,医美乱象层出不穷,研制经济盛行,容貌焦虑并起,医美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在不断降低消费者信任度的同时,更是挤压其自身利润,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既是在物质基础基础满足的当下,健康产业和求美产业已经演变成了另类的“刚需”,但再好的赛道也经不住长此以往的“折腾”。


另一方面,当前,整个医美产业链条的发展,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上游赛道受益于监管,受益于规范化,高门槛高利润;下游赛道受益于中游激烈竞争导致的,营销的疯狂与刚需,过得也相对较为舒适,作为整个医美产业链条的核心,现如今却在夹缝中生存,如履薄冰。上游厂商利用其资本市场热炒的优势,所谓“财大气粗”,还在不断的加速渗透消费者,建立消费者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长此以往,终端医美机构的话语权或将越来越弱,但考虑到对消费者角度程度的加深,医生对于医美的重要性,想必也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


要解决当前市场困境,需要先认清一个事实,医疗美容,“医疗”在先,“美容”在后。


02 医美回归医疗本质 互利共赢是行业发展根本


医美本就是医疗的衍生物,二者的发展均得益于生物医药的发展,生物医药是医美和医疗共通的产业链上游,医美产业链上游的发展成熟度要远高于下游,其中来自一定的“经验”借鉴,而医疗和医美的终端,也都是医院诊所制。


现代医疗的发展,要远久于现代医美的发展,直到今日,医疗终端市场紧张的医患关系依然存在,终端市场作为“资源”的整合者,将医生、服务、产品、仪器和消费者,汇集于此,提供服务,在作为关键核心的同时,也成为意外发生“炮火”打击的中心。


提高消费者对医美的认知。对消费者的教育仍是当前医美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鱼龙混杂的医美市场,即使国家已经重拳出击,但行业的规范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消费者辨别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利好正规的医美机构,同时帮助淘汰非正规的“黑医美”,督促非正规医美走向正规。


行业要铲掉“毒瘤”,需要面临一段时间的“阵痛”,始终如一的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是被利益推动,蒙蔽了双眼,是医美市场最新的生存法则,抵御“黑医美”,抵御行业乱象,国家重拳出击,与此同时更需要整个医美行业的协同支持。医美回归医疗的本质,需要聚焦于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医疗美容方案,医生在这个环节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


医美暗含的“奢侈品”属性,消费者医美对医美认知程度的加深,都对医美机构,对整个医美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其“时尚”属性,也在为医美行业创造越来越多市场需求,为医疗机构持续带来新的机遇。把握本质,回归根本,合规合法,不断前行,互利共赢才是行业健康发展之根本。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