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巨子生物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募资约23.33亿元

    4月17日,巨子生物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公司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于2025年4月16日签订配售及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补足卖方同意以每股66.65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预计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33亿元,净额约为22.94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市场营销、品类扩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1天前
  • 创健医疗进入创新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5年4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发布2025 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股转公告〔2025〕140号),创健医疗(873474)将调入创新层。

    1天前
  • 美柏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北京美柏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可孚医疗领投,中关村科技租赁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推进公司人源细胞外基质(ECM)再生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同时加速推进基于人源ECM再生材料的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推广。

    1天前
  • 华东医药年报发布,伊妍仕少女针大卖超10亿元!

    4月17日,华东医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实现净利润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


    本次年度经营业绩是华东医药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净利润断层领先。


    本次医美业务也做出了单独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整体营业收入23.26亿元,其中Sinclair营业收入9.67亿元,欣可丽美学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


    可见在过去的2024年里,伊妍仕少女针依然是“十亿级的超大单品”。


    不过“少女针”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截止目前国内获批的少女针已经来到了三款,分别是2024年下半年获批的谷雨春旗下的塑妍真、2025年4月获批的四环医药旗下的少女针产品。

    应对竞争压力,显然伊妍仕也做好了准备,2024年6月份对产品进行二代升级,推出三款不同微球大小的产品来满足求美者的精细化需求。


    随着今年塑妍真在市场正式开售、四环医药的渠道压力,明年伊妍仕少女针的表现将如何?


    此外,今年1月份华东医药在高端医美市场迎来了新的突破,旗下MaiLi®Extreme获NMPA批准上市,该玻尿酸产品已经在欧洲上市多年,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国内的机构和医生也对其抱以厚望。


    另一款再生医美填充剂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的临床试验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随访,相信很快也会有新的进展。 


    在医美企业年报增速纷纷踩下“刹车”的时刻,华东医药的年报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可见行业需求仍旧高涨,在不断K型分化的市场上,能够稳住目标用户,就能够一路高歌。

    1天前
  • 新氧CEO金星回应“李佳琦不建议普通人做医美”

    近日,李佳琦在直播中说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因为这个要花很多钱:“我说实话,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他还指出,许多医美项目并不会如广告所说那样神奇,且其中隐含着诸多风险。李佳琦同时表示,当一个广告、一个项目飞起来的时候,都是有人推的,有资本在后面推动。该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澜,成为当日热搜。


    4月17日新氧创始人金星在自己朋友圈对此言论进行回应:“正常的商业操作,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世界上所有商品都有资本推,iphone、电动汽车、化妆品,哪个没有?关键是消费者需要知道真相,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640.jpg


    医美行业观察认为,医美与美妆从来都不属于对立面,不管是资本推动,还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效果性、安全性才是最关键因素。医美与美妆在应用中应是互相成就,联合应用。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蜂巢皮秒、超皮秒争当淡斑“排头兵”,谁技高一筹?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525

( 0 )

( 0 )

( 0 )

2022-06-13 11:30

肌肤保养有两大难题,一个是抗皱,另一个就是淡斑,尤其是皮肤深层的色斑更是让诸多求美者头疼不已。


640 (3).png


根据大麦星球2022《功效护肤消费洞察报告》显示,“匀净淡斑、提亮暗沉”在消费者功效需求中排名最高,占比23.5%。


市面上美白的医美项目不少,但在淡斑祛斑方面一针见血的还得是激光皮秒,那名声在外的超皮秒VS蜂巢皮秒,究竟谁才是淡斑神器。


作者|Cynthia


01 皮秒激光 速度更快,作用更深


皮秒激光,是指单个激光发射的脉冲持续时间能达到皮秒级别的激光,其速度极快,穿透力更深,能通过强大的瞬间爆破能量就把黑色素击碎,进行有效祛斑。


皮秒激光作用下的黑色素会被粉碎沙或粉尘状,比其他激光、强脉冲光的方式更容易被代谢排出体外,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黑色素的清除率。


皮秒激光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传统单一靠光热作用祛斑的模式,而是通过快准狠的光机械作用,在几乎不产生光热效应的情况下就震碎黑色素,周围肌肤组织的损伤还更小,风险更低。


02 不同的皮秒激光设备 如何来区分


皮秒激光设备,主要看脉宽、波长和脉冲能量这三个功效来区分。首先是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一般波长越长、作用越深。不同程度的色斑所处的深度不同,精准改善黑色素就要灵活选择不同波长的设备来去除。 


其次,脉宽则是指激光的速度,脉宽越短,激光作用的速度就越快,脉冲能量聚焦也越大,对皮肤作用的热损失也越低。


市面上最常用的皮秒激光类型


市面上常用的皮秒激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Cynosure公司的蜂巢皮秒(Picosure),另外一个就是以色列的超皮秒(picoway)。目前二者都获得了中国CFDA和美国FDA认证,但超皮秒的中国CFDA认证只获批了532nm和1064nm波长。


蜂巢皮秒是最早进入国内的皮秒激光,它也被叫做皮秒镭射激光,2015年拿到我国的CFDA认证,最火的时候价格飙升到1w+。


而超皮秒是在蜂巢皮秒之后进入国内的,它比皮秒多一个“超”字,但二者属于两家不同的公司,功效上各有侧重点,不属于进阶升级关系。不过超皮秒的脉宽的确比蜂巢皮秒要更短,速度更快。


1.作用原理


超皮秒和蜂巢皮秒设备的作用原理,都是利用激光高峰值短脉冲的特点,快准狠地射在皮肤上精准地震碎上面的黑色素,然后人体将这些黑色素进行代谢。二者原理一样,其主要的区别在于波长、脉宽、及治疗探头及效果上。


2.波长区别


超皮秒有三个波长,分别为532nm/785nm/1064nm,其特点是靶向治疗,可根据色斑的深度、色泽等情况,选择不同的波长对应不同的靶组织。这样的治疗范围要更广泛,表浅的和深层的都能兼顾,用法更灵活,效果也更好。


超皮秒比较常用的是532nm和1064nm两种波长,1064nm波长针对黑色素、血红蛋白和水等,能有效祛除深层斑点,两种波长相互结合使用,淡化黑色素效果更好。


而蜂巢皮秒只有755nm一种翠绿宝石激光波长,但其为独家专利,对黑色素尤为精准吸收值更高,祛斑效果强,大大增加了黑色素的清除率。同时这种翠绿宝石alexandrite激光器,自带冷却系统,不会灼伤皮肤,对皮肤损伤更小。


3.脉宽区别


蜂巢皮秒的脉宽只有一个是750ps,而超皮秒的脉宽,532nm脉宽达到375ps,1064nm脉宽达到450ps。从脉宽上来看,超皮秒比蜂巢皮秒时间要更短,速度更快,作用更深。


4.治疗头差别


蜂巢皮秒的治疗头有三个,分别是:zoom、平镜、蜂巢透镜Focus,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蜂巢透镜。顾名思义,其是通过蜂巢网格般的激光镜头,将光束重新聚焦形成新的激光点,最后进行百倍放大。 


蜂巢透镜,将能量传递到皮肤深层震碎黑色素颗粒成细沙状的同时,还能刺激胶原蛋白产生,具有嫩肤的作用,而这一功能获得了FDA除皱嫩肤和治疗痤疮萎缩性瘢痕的认证。


超皮秒则选用的是全息衍射点阵技术,其所聚焦出的阵列光束,穿透更深,能量分布均匀,创伤更小,恢复期短,医生对其能量的掌握也更为精准。


5.操作模式


蜂巢皮秒和超皮秒在操作过程中,均可以选用“平扫”、“爆破”、“点阵”三种模式。


平扫的特点是低能量、高频率,通过大面积平扫这种快速且温和的方式,让黑色素一点点爆破,光斑越大能量越轻,尤其适合肤色不均暗沉的人来使用。


而爆破则是集中力量,在真皮形成激光诱导空穴效应,将深层某个部位的黑色素集中解决,这样对雀斑问题改善尤为明显,同时还会激发创伤愈合机制,起到嫩肤效果;


微聚焦点阵的模式,则是通过加快表皮代谢,来解决黑色素。


蜂巢皮秒和超皮秒都是淡斑美白的优秀项目,二者进入中国的时间较长,目前已有不少的数据证明和临床研究,能帮助求美者解决匀净淡斑、提亮暗沉的需求。


而双方在功效上各有优势,蜂巢皮秒的黑色素吸收率高,超皮秒的三种波长可作用在不同深度,如果能根据客户的肌肤问题,结合使用可达到更好的美白淡斑效果。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