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巨子生物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募资约23.33亿元

    4月17日,巨子生物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公司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于2025年4月16日签订配售及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补足卖方同意以每股66.65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预计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33亿元,净额约为22.94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市场营销、品类扩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1天前
  • 创健医疗进入创新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5年4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发布2025 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股转公告〔2025〕140号),创健医疗(873474)将调入创新层。

    1天前
  • 美柏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北京美柏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可孚医疗领投,中关村科技租赁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推进公司人源细胞外基质(ECM)再生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同时加速推进基于人源ECM再生材料的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推广。

    1天前
  • 华东医药年报发布,伊妍仕少女针大卖超10亿元!

    4月17日,华东医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实现净利润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


    本次年度经营业绩是华东医药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净利润断层领先。


    本次医美业务也做出了单独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整体营业收入23.26亿元,其中Sinclair营业收入9.67亿元,欣可丽美学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


    可见在过去的2024年里,伊妍仕少女针依然是“十亿级的超大单品”。


    不过“少女针”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截止目前国内获批的少女针已经来到了三款,分别是2024年下半年获批的谷雨春旗下的塑妍真、2025年4月获批的四环医药旗下的少女针产品。

    应对竞争压力,显然伊妍仕也做好了准备,2024年6月份对产品进行二代升级,推出三款不同微球大小的产品来满足求美者的精细化需求。


    随着今年塑妍真在市场正式开售、四环医药的渠道压力,明年伊妍仕少女针的表现将如何?


    此外,今年1月份华东医药在高端医美市场迎来了新的突破,旗下MaiLi®Extreme获NMPA批准上市,该玻尿酸产品已经在欧洲上市多年,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国内的机构和医生也对其抱以厚望。


    另一款再生医美填充剂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的临床试验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随访,相信很快也会有新的进展。 


    在医美企业年报增速纷纷踩下“刹车”的时刻,华东医药的年报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可见行业需求仍旧高涨,在不断K型分化的市场上,能够稳住目标用户,就能够一路高歌。

    1天前
  • 新氧CEO金星回应“李佳琦不建议普通人做医美”

    近日,李佳琦在直播中说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因为这个要花很多钱:“我说实话,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他还指出,许多医美项目并不会如广告所说那样神奇,且其中隐含着诸多风险。李佳琦同时表示,当一个广告、一个项目飞起来的时候,都是有人推的,有资本在后面推动。该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澜,成为当日热搜。


    4月17日新氧创始人金星在自己朋友圈对此言论进行回应:“正常的商业操作,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世界上所有商品都有资本推,iphone、电动汽车、化妆品,哪个没有?关键是消费者需要知道真相,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640.jpg


    医美行业观察认为,医美与美妆从来都不属于对立面,不管是资本推动,还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效果性、安全性才是最关键因素。医美与美妆在应用中应是互相成就,联合应用。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年中报告 | 2022医美用户洞察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4372

( 0 )

( 0 )

( 0 )

2022-07-04 10:17

导读:2022年过半,几乎所有行业都在“静默”中完成了自己上半年的业绩,医美行业也不例外。


进入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好转,行业逐渐复苏;同时医美行业迎来暑期消费旺季。近期医美产业笔记联合医美研究院做了一项针对医美用户消费情况和需求的调研:


一、用户画像——人群特点分析


近两年“男颜经济”、“Z世代”,甚至“银发经济”都被炒得沸沸扬扬。不可否认,医美用户的圈层在不断扩大,男性群体不断崛起;00后、Z世代也开始加入医美消费大军;有钱有闲的老年人也开始关注一些医美项目……


但是尽管人群圈层不断扩大,目前医美消费的主力军仍然是90后女性。根据医美研究院数据显示:医美消费用户中30~40岁人群占到了50%,其次20~30岁占比33.77%,40岁以上占比15.58%。按年龄推算,人群基本聚焦在90后。


001.png


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医美用户虽然有所提高,但相比于女性用户,占比还是比较悬殊。


002.png


二、用户画像——消费概况分析


随着暑期的来临,医美机构迎来客流小高峰。这个时间是众多机构吸引新客的黄金时段,许多高中生在结束高考后,都会选择做一次“轻整形”犒劳自己,再加上暑期,有很长的恢复时间。此时的医美机构也都纷纷开始开展促销活动,引流产品的价格区间和功效就成为能最先击中用户眼球的要素,首先看价格。根据医美研究院数据显示:用户首次尝试医美项目能接受的价格区间,占比最高的是1000~3000元,占了52.6%,其次是3000~5000,占比20.78%。


在所设置的选项中是比较低的一个标准。但其实随着轻医美的流行,已经降低了用户尝试医美项目的门槛,在价格、恢复时间、创伤性等各方面都有比较强的优势。


部分机构也在暑期推出了“三人同行”、“母女同行”等活动,这样能让新来的顾客带来新顾客,减少拓客成本。


所以,医美用户首次尝试医美项目可接受的价格区间就影响了机构宣传品项的选择。


003.png


用户在初次尝试医美项目的可接受价格上虽然并不高,但是据统计,用户的消费频次是比较高的。在医美研究院调研中,49.35%的用户1-3个月就要做一次医美项目;其次20.13%的用户3-6个月做一次。可能从机构端来看,由于疫情的影响,用户上门率有所下降,但回归用户本身,她们的需求还是存在的。


004.png


总体来看,对于用户来说,她们更希望医美是一项低价高频的支出,其实这也符合轻医美的特点,越来越日常、越来越便捷……



三、用户画像——信息渠道分析


医美作为一个需要极高信任度的行业,击中用户心智,获取信任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再加上《广告法》的出台,对广告宣传也做了严格的规定,打擦边球、制造容貌焦虑的宣传语一律被禁止,这也就需要机构、品牌找到适合的渠道做好用户沟通。


据医美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在信息获取渠道上,小红书占比59.74%;其次朋友安利占比49.35%;医美销售人员占41.56%;新氧33.77%。当然信息的获取只能说明平台定位对用户心智的影响程度,最终使用户决定下单的因素需要另外考虑。


005.png


所以根据医美研究院数据显示:推动用户最终下单的因素中,还是来自朋友真实口碑推荐,占比59.74%;还有小部分人群是出于猎奇心态,愿意主动尝试新项目;其次朋友圈小红书宣传、销售人员的推销、KOL明星的种草都占极小部分。


006.png


这也是许多医美机构都强调的“老客经济”,老客带动新客是非常适用于医美这个行业的。



四、具体项目趋势


面部老化是人体老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医美行业由于起步晚,用户的认知也更多停留在面部的改善,尚未渗透到对其他部位的关注上。在医美研究院的调研中,我们列举了身体的各个部位,数据显示衰老、色斑等面颈部问题仍然是用户最想改善的,占到了86.36%。


其次是肥胖等身材问题,在此前新氧发布的《2022春季医美消费趋势报告》中也提到,今年2月,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速最快的项目是注射美容、美体塑形,和我们的调研趋势相似。除面部问题备受关注外,身体塑形、牙齿整形、毛发治疗等都可以作为辅助项目。


007.png


1、面颈部衰老最受关注


面颈部当选为目前医美用户最想改善的部位之最,在具体问题中,我们也做了调研,数据显示:在“最困扰你的面颈部问题”中,法令纹细纹占比50.65%,其次胶原蛋白流失占比47.4%,暗沉发黄没有光泽感占比46.75%,泪沟黑眼圈占比41.56%,下颌松弛占比38.96%,毛孔黑头37.01%,颈纹问题占35.71%,痘印色斑占比33.12%,其余皮肤干燥脱皮、敏感泛红长闭口、痘痘痤疮等依次顺延。


008.png


综上,面部衰老问题是用户最关心的,粗略统计:细纹、颈纹、松弛等问题明显占比最高。但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产品,医美产业笔记也发现近两年获批上市的产品更加细分,针对不同问题有了具体的产品,不再是之前的一款产品打多个部位,这也是市场趋势之一。


另外一大证明是我们针对用户的整体需求所做的调研,数据显示:在最想提升的面颈部问题中,抗衰紧致位列第一;美白需求占比59.09%,对应“暗沉发黄没有光泽感”的皮肤问题,成为第二大最想提升的需求。


009.png


除此之外,问题型肌肤也是一大困扰,包括痘痘痤疮、黑头、闭口等。此类有治疗性质的肌肤问题在线下开展其实很广泛,尤其是皮肤医院,相比于医美机构这种更多是为用户提供“锦上添花”服务的场所,皮肤医院则在问题型皮肤的治疗上更有话语权。


2、光电项目接受度最高


基于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医美归根结底是一种医疗手段,需要考虑用户的接受度。虽然轻医美整体操作简单、便捷,但是我们依然要考虑所有解决手段中哪种是易于接受的。根据医美研究院调研显示:光电类项目接受度在51.3%,其次注射型项目占比40.26,化学换肤项目占比8.44%。


010.png


从表面看,光电项目不破皮,从心理上给了用户一种“安全感”,这也是它易于被接受的重要原因;而注射型项目在我国起步早,所以整体市场教育和用户接受度都比较高;化学焕肤项目类项目刺激性强,术后初期症状明显,有诸多不适。


另一个调研数据也揭示了这一点,在“第一次尝试轻医美项目时,您会优先考虑哪一个?”的数据中显示:光子嫩肤占比43.51%,其次水光针占比33.12%,其余占比都比较小。作为光电项目的代表品类,光子嫩肤的接受度是最高的。


011.png


但是在此提醒各位爱美的朋友,不能以表面形式判断产品的安全性,还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在正规机构进行操作。


3、六成用户能接受私密整形


在以上用户最想改善身体哪个部位的调研中,私密部位排在了几个选项中的末位,占比12.34%。除此之外,医美研究院在本次统计中,也对用户对私密整形的态度做了调研:40.91%的用户表示“不太能接受”;38.96%的用户表示“想做但是还没深度了解”;另外20.13%的用户认为“很好的项目,想尝试或已经试过了”。


012.png


如果进行粗略分类的话,能接受=“想做但是还没深度了解”+“很好的项目,想尝试或已经试过了”,也就是能接受私密项目的用户占比在59.09%;不太能接受的占40.91%,相当于六成用户是私密整形的潜在用户。


放到整个医美市场中是不小的规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想做但是还没深度了解”的这部分人群其实是处于“灰色地带”的。市场教育得好,她们是第一批种子用户,市场教育不好或者不到位,她们也是潜在流失的用户。


4、身体塑形需求高、渗透率低


在对用户整体医美诉求的调研中,我们看到“身体塑形”成为仅次于“面颈部问题”的项目,但是在“尝试过哪种身体类医美项目”的调研中,减脂塑形的占比并不高,排名第一的是激光脱毛,其次才是减脂塑形。激光脱毛一直都是医美机构的引流项目,因其操作便捷、几乎不需恢复期等特质,成为许多人尝试的首个项目。


013.png


所以综上,减脂塑形项目虽然用户需求比较高,但是真正体验过的用户并不多,是一项典型的需求高、渗透率低的项目。



五、用户对机构要求提高


用户除在项目的选择上愈发“精明”外,在机构的选择上也更加有自己的要求。据医美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在用户眼中,一家优秀的医美机构需要具备的特质排名依次为:权威专业的医生、面诊时,能根据用户的需求准备一份真实可靠的医美方案、项目过后周到细致的修复建议、最新最先进的进口仪器设备、干净私密的场所设施、全程陪同讲解的专业陪诊人员。从软件到硬件,用户的要求越来越全面。反倒是大多数机构重视的“医美咨询师”的作用,在用户眼中并不是特别重要。


014.png

注:

N=541

数据来源:医美研究院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