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今年已注销超1.2万家医美企业!创历史之最

    根据《大美界》媒体报道:2025年1—9月,医疗美容相关企业主体共有1.2万余家注销,达到了历史峰值——这一数字,已与2021年全年注销总量持平。

    回顾2015至2024这十年,中国医美企业主体的注销数量依次为:3000余家、4500余家、7000余家、1万余家、1.1万余家、7500余家、1.2万余家、1.1万余家、1万余家、4000余家。


    17小时前
  • 小红书发布重磅新规: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的商业合作

    近日,小红书蒲公英平台发布一项重要管控公告,宣布自2025年10月30日起,将全面限制“医疗及三品一械”行业与平台认证的“医疗专业博主”之间的商业合作。

    这意味着,医美、药品等品牌方及代理机构,将无法再通过官方渠道直接下单给拥有医生、护士等职业资质认证的博主进行推广。

    这一举措是对国家近期严管“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直接响应,标志着平台合规治理进入硬性拦截的新阶段。


    17小时前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1天前
  • 星月生物再添丝素蛋白核心技术专利

    2025年10月21日,星月生物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文(序号:2025102100240350),其自主研发的《一种丝素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微球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成功获授权(专利号:202411892456.3)。


    1天前
  • 爱美客获得首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据爱美客官微21日消息,爱美客近日成功完成首个化妆品新原料的备案。此次备案的核心成分“甘草查尔酮A”,源自于中国特色植物。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功效性护肤品赛道,究竟能给医美品牌带来多少想象空间?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431

( 0 )

( 0 )

( 0 )

2022-11-21 10:42

导读:对于品牌来说,无论是生活美容,还是医疗美容,都是在围绕着用户需求不断做升级和创新。近几年,随着护肤认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起产品的成分和配方,精准功效护肤的需求日益强烈。


 作者|Cynthia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功效型护肤品行业研究报告》中,表示近80%的调研人群认为自己的护肤观念较三年前有所转变,关注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成分与功效、安全性和品牌知名度。


在细分化、场景化的护肤需求驱动下,能提供有针对性解决方案、改善皮肤状况的功效性护肤品,逐渐获得专业且细分消费群体的青睐。尤其针对问题型肌肤来说,围绕着敏感肌肤修护、改善痘痘痤疮等肌肤问题,除了医美治疗,更需要重视日常护理。


功能性护肤品,既能针对问题型肌肤进行初步的改善,帮助求美者做好日常的维养,又可以从院内延展到院外,配合项目治疗进行术后修复,缓解医美项目所带来的不适反应。



国产功效护肤强势崛起,入局者众多


与早期进口品牌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不同,近几年,一众国货品牌瞄准功效性细分领域,抢占护肤成分风口,飞速发展。


在刚刚落幕的2022年“双11”活动中,国货品牌表现出色,薇诺娜、夸迪分别以10.96亿、6.46亿元的销售额居天猫美妆品牌第六、第十二位,其中薇诺娜已连续五年进入TOP10。


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复美则在天猫双11中被归纳在医药健康类目榜单中,品牌店铺排名第2,在京东医学美护类目排名第一,线上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30%。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巨子生物超五成的营收来自“可复美”,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114%,对比2019年翻了三倍。


除夸迪外,华熙生物旗下其他护肤品业务也都保持高速增长,润百颜、米蓓尔、BM肌活等均表现亮眼,2022年上半年,上述四大品牌收入分别为6.04亿元、6.45亿元、2.61亿元、4.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38%、31.22%、67.54%、445.75%。


放眼整个功效护肤行业市场,以上品牌不仅在增速上表现亮眼,市场份额也是实打实的占比非常高。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行业市场格局排名中,贝泰妮远超欧莱雅,巨子生物、华熙生物、上海家化紧随其后。


01.png


而欧莱雅作为老牌进口品牌,在中国“功效性护肤”概念风起的大势下,其优势也变得不那么明显。


反观其他国产品牌,在这种趋势下则“风生水起”。不管是薇诺娜、可复美,还是华熙生物旗下的几大品牌,都有很强的医药背景。以薇诺娜为例,其母公司贝泰妮与云南滇虹药业有些千丝万缕的关系,据了解,滇虹药业主营皮肤病药物、药用去屑洗剂等产品,其中的OTC皮康王,几乎成了很多人家里的基本储备药。


“薇诺娜”项目最初也是滇虹药业旗下的皮肤学级护肤品项目组。出身于医药世家,薇诺娜的研发实力是相当强的。


另外像华熙生物、巨子生物这种有研发基因的企业在开拓功效护肤领域上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华熙生物以玻尿酸原料起家,后发展医美终端产品,又进军功效护肤领域;巨子生物则拥有基于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的重组胶原蛋白专利。



医美品牌下场布局护肤品赛道 能否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除了现在已“小有成就”的企业外,医美行业中众多企业也开始有意在功效性护肤方向发展。远想生物早有伊肤泉“打头阵”,现在又在积极开发“南药”;佰鸿集团在精研外泌体再生业务之外,也孵化了几款护肤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功能性护肤领域,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的专注点与成分也有明显的区分。2021年,天猫国际进口功能性护肤品中,视黄醇、玻色因、神经酰胺、果酸、维E等成分最受关注。而国产功能性护肤品中,有以薇诺娜为首的“马齿苋”“青刺果”为代表的“植物活性成分”,也有以华熙生物、巨子生物为代表的活性合成成分。


整体来说,目前国内医美市场的渗透率相对较低,覆盖人群面受限,但随着颜值经济的崛起和轻医美的流行,与医美或医美上游企业相关的护肤品品牌却正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


从生活美容到医学美容,功能性护肤品的使用场景更广,试错成本也相对较低,消费者更愿意尝试且持续回购。同时,现在的消费者购买护肤品除关注功效、成分与配方,对品牌及其背景也越发看重,对于出身实验室、药厂、院线、医美、医生等背景的护肤品,有天然的信任和好感。


细分护肤的需求驱动下,功能性护肤品与医美的结合是必然趋势,医美品牌入局功效护肤品领域,可依托其深耕多年的品牌背书、自身生物技术平台、核心研发人员,开发出技术更前沿的护肤产品,同时其在顾客体验感和临床实践上面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愉悦感。


由此,功能性护肤品成为医美品牌链接用户的桥梁,也是各大医美企业布局的重点方向之一。其不仅能帮助企业将上游资源优势、创新前沿技术与用户需求绑在一起,应用于多品类赛道领域,为企业发展的提供更广阔的突围路径,还能快速占领广阔的消费者市场,打开整体品牌的影响力,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