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美团接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

    7月30日,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已在美团APP客户端渠道上线,同时加入了美团补贴,这是京东和美团在医美领域的首度合作。京东自营医美诊所在美团APP上的名称为“京东自营美容皮肤科(亦庄店)”。亦庄店的不少产品都获得了美团的补贴,导致亦庄店部分产品套餐在美团APP上的价格,甚至低于其在京东APP上的自营价格。

    1天前
  • 大熊制药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

    7月30日,大熊制药主动撤回나보타(A 型肉毒杆菌毒素)100单位的中国国内药品注册申请,据悉该产品的适应症为20岁以上65岁以下成人因眉间皱眉肌和 / 或降眉间肌活动导致的中重度眉间皱纹的临时改善,申请日为2021年12月30日。

    撤回原因为,其一,该品目许可申请的审批时间已超过常规许可审批周期;企业经内部综合评估及业务开发战略调整后,认为需进行充分补充完善以确保获批,因此决定自愿撤回原申请。


    1天前
  • 普丽妍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

    普丽妍近日完成近5000万美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未来资产资本(中国)领投,老股东雅惠投资、华泰紫金追加投资,启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目前,普丽妍已取得两张NMPA三类注册证,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普丽妍·T”、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普丽妍·馨秀”,均为自主研发。其中童颜针普丽妍·T一经上市便获得行业与市场认可。


    1天前
  • 国产首款合规注射溶脂产品「蓉芷®」正式发货

    7月26日,由南京迈诺威医药自主研发的去氧胆酸注射液(品牌名:蓉芷®)正式启动首批上市发货。

    蓉芷®(国药准字H20254519)于2025年6月正式获得国药监局批准,主要用于改善成人颏下脂肪造成的中至重度轮廓突出或面部过度丰满(即“双下巴”)。作为国内首个合规注射溶脂产品,其上市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2天前
  • 缝合线龙头普立蒙完成「B+轮融」

    7月24日,南京普立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泰紫金投资与新工产投共同参与。两家专业投资机构的联手加持,不仅为普立蒙提供了资金支持,更为其带来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和战略协同可能。

    普立蒙作为一家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应用的平台型企业。依托合成-研发-生产一体化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平台,开发出系列可吸收医疗器械相关产品,涉及普外、神外、医美等多个领域,其中在国内率先布局系列可吸收创新缝线、可吸收止血夹、可吸收颅骨锁及童颜针等产品,产品性能对标国外同类型产品,先发优势明显。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药物减重市场开启“内卷”模式,药企鏖战谁能拼出一条“大路”?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631

( 0 )

( 0 )

( 0 )

2023-02-28 10:06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只要自带减肥属性,药品就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需求就会出现大单品。减肥,是当代人永恒的话题。医美减肥手段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被越来越多人接受。


纵观医美瘦身塑形手段,大体包括手术类吸脂、腹壁成形术在内的多种方案;而非手术类则包括光电类、注射类,也就是冷冻溶脂、射频溶脂、溶脂针、肉毒素等,医美技术为瘦身提供了更多“捷径”。


除此之外,医药领域的减重项目及药品也在快速走向市场。

 

2月初,诺和诺德在其2022年财报中提及,公司大单品诺和泰,其专利在中国受到无效诉讼。公开资料显示,司美格鲁肽作为诺和诺德独家产品,2017年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021年6月又获批减重适应症。


但是2021年4月,司美格鲁肽在国内获批上市,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并不包括减重。但是司美格鲁肽进入国内市场后,相比于2型糖尿病适应症,更多被滥用作减肥“神药”。


现实来看,司美格鲁肽即便在国内没有获批减重适应症,但也并不妨碍终端消费者对它减重效果的认可。


如今诺和诺德在国内被判专利无效,不仅影响着其高血压用户群体,也同样影响着减重人群。诺和诺德现已向北京知识产权局提起上诉,以求重获专利保护。司美格鲁肽专利保护最终是否无效,还需等待诉讼结果。

 

行业内减重药物,司美格鲁肽并不是“唯一”


2月16日华东医药接受机构现场调研时表示,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的糖尿病适应症上市许可申请于2021年9月获得受理,并于2022年8月完成发补研究资料递交,目前处于发补资料审评阶段,预计有望于今年第一季度获批;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于2022年7月获得受理,目前处于审评阶段。产能建设方面,利拉鲁肽注射液现有产能可以满足近1~2年的需要,产品获批上市后公司也将根据市场情况提前做好相关的产能规划安排。


华东医药介绍研发中的两款司美格鲁肽,一款由子公司中美华东与参股公司重庆派金合作开发,分别负责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处于临床一期;另一款为中美华东参股的九源基因自主研发,处于临床三期。


也正是华东医药旗下的中美华东就相关酰化GLP-1化合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专利(专利号200680006674.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无效宣告请求。


除了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和度拉糖肽也是各厂商必争之地。三种药品均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作用机制相似。其中,司美格鲁肽是在利拉鲁肽的基础上开发,因此给药周期更为方便,两种药品的原研厂商均为诺和诺德。技术壁垒上,利拉鲁肽相对较低,也吸引更多企业布局。


国金证券统计,目前共有11家国内厂商的利拉鲁肽处于上市申请中、临床三期试验。与之相比,司美格鲁肽的技术门槛更高,但目前也有8家国内厂商在申请、开展司美格鲁肽的临床试验。


根据华东医药公告,公司利拉鲁肽注射液为诺和力的生物类似药,生产工艺与原研厂家不同。国内尚无厂家提交肥胖或超重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中美华东为国内首家提交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两个适应症(糖尿病适应症、肥胖或超重适应症)注册申请并有望成为首家获批的企业。


如果诺和诺德的专利被认定无效,那么与之功效对标的产品将会获得巨大的市场空间。


减肥药品市场的内卷,正呈现两个维度。一方面,国内厂商紧盯进口药的专利期限。另一方面,外资厂商也在药品技术上更新迭代。减重市场竞争如火如荼,更新迭代加快,大部分公司战略也是“攻守”相宜,试图为自己产品开辟出一条宽阔大路。4月12日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就是聚焦在「新材料 新技术 新趋势」方向,我们一起解码医美市场新方向,共探行业新增量,预见轻医美新未来!杭州见!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