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新烛传媒医美运营中心总经理黄欢:医美行业如何实现全链路布局?
近年来医美行业逐渐由粗狂竞争升级为精细化比拼,顺应时代发展,及时调整全链路各环节运营方式大势所趋。近日,在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轻医美 见未来·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上,新烛传媒医美运营中心总经理/颜吉美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黄欢聚焦行业实际情况,进行了医美行业自媒体全链路布局的干货分享,希望能给予场内玩家一定的启示,以下为具体分享内容:
对于我个人来说在医美圈摸爬滚打15年,今年是我创业的元年,从一个医美人走向互联网人,在这个过程中还蛮多自己的思考,从最早都说医美是春天,到如今越来越卷,医美行业一直在变化,同频共振,医美人也应该寻找一些新的改变了,我今天就做一些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享,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医美行业运营痛点,最后关于我们在自媒体全链路布局上的一些思考。
医美行业在规范化中“卷着成长”
从整个大的趋势来讲,医美行业整体有一定的增长,尤其非手术重回30%的增长,但是很多数据呈现出来,不仅仅是利润高,人力成本、营销成本、管理成本、耗材成本等也较高,卷在了每一个端口,这就带来非常大的焦虑;并且各家机构营业额看着很漂亮,但成本也很高,医美机构在卷,不仅是下游机构在卷,还有源源不断上游企业争先恐后进入这个赛道,尤其是传统医药行业,上游也卷了,大家一起卷。此外,行业也在不断的规范,呈现一种越来越健康的成长状态。
医美行业的运营痛点:
运营定位模糊、产品价值低、整体利润率低
医美行业鱼龙混杂这么多年,最终留存下了什么?以超声炮为例,最早卖16800元,现在跌到2000、3000元、999元,比的是价格,消费者越来越不相信医美机构了,因此现在机构卷起来了,卷成了货带人的模式,看的是产品的价值、机构的价值、医生的价值,那么,医美机构能不能实现货带人?医美机构里面很多用户会跟医美机构讨价还价,但是有的医美机构却可以实现用户自己下单,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要做就做,不做就退,实现了标准化,要想做到标准化,就需要用好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作出机构与产品的价值。
具体来看,首先,营销模式方面,现在很多医美机构专注于研究抖音,选择把原来线下的折扣搬到线上,或者很多医美机构在直播间里各种造型都有,把医美做成了一种“闹剧”,我觉得研究有点偏,互联网思维不是这样的,这样只是让大量的消费降级,并没有真正利用互联网做有价值的东西,医生的价值、产品的价值更是都没有体现;此外,也有医美机构业跟随用户关注小红书、B站等,但在这些流量平台都没有准确定位。
新烛公司是比较专注在DP领域发展的公司,我们最早期做的是运动品牌,3C数码,还有一些母婴,基本上覆盖阿迪、耐克、CK、百丽等品牌,单月GMV可以破亿元。
其次,医美机构产品方面,医美是消费医疗,一定是以传递医疗安全为先,消费者也比较倾向于安全的产品。但很多产品医美机构的产品没有向这个方面靠拢,也没有核心优势,甚至医美机构在决策上较为偏离,管理层做了甩手掌柜,选择找优秀的运营,或者一个很好的销售,没有真正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没有去寻找可以吸引消费者关注的一些产品。
最后,医美机构整体利润率越来越低,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成本高,还有一个就是没有分析客情。对于机构的管理者来说,一方面是投资人的压力,一方面是机构自身生存的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在焦虑,因此很多国内机构会按照一些基础要求,按照劣币驱逐良币思想,使劲降低产品成本,营销成本却高居不下,很多渠道的引流都是付费的,因此整体成本也就压不下去了;并且很多医美机构对于材料成本的选择,没有落眼于真实的客情,还是需要定期更新哪些产品组合能够有效把成本控制下来,高成本的一些产品做一些KPI,找到一些能够快速让消费者形成决策、咨询师最喜欢、顾客沟通较快的好卖的产品,当然适当地做一些溢价也是可以的。
自媒体全链路破局的几大关键点
基于如今的2.0时代进行循环量思维,医美行业运营架构需要重构,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首先,精准定位目标人群,实现精细化的粉丝裂变。无论你的目标用户是精致妈妈、都市白领、Z世代,还是小镇青年等,很多时候我们有一个误区,机构可能会按年龄做一些产品的分布,不是完全按照年龄去分,我们会针对不同类别的消费群体做精准的产品设定。
其次,打造医生IP,某些公立医院,塑造的颜值型医生整个粉丝矩阵有将近150万人。
我们就是做一线上游产品的DP,包括代运营品牌、代播、还有医生IP打造,10月份会设置打造医生IP的培训班,助力增加用户黏性。此外,我们的颜咨美学公社每周二都有固定的公益课程,有非常优秀的咨询师做一些课程培训,43天大概用户突破了1万人。
最后,机构要学会聚焦高利润率,其一,需要形成产品之间的组合,寻求整个市场上利润值更高的一些产品,形成一些联动,来保证机构的利润;其二,坚持把医疗放在第一个重要位置,可以解决消费者信任的问题,以及消费者对安全认定的问题;其三,对于整个内部运营管理也要建立适合本机构的机制,把利润放到第一位;其四,创新营销策略,除了随波逐流布局超过30%、40%以上的营销成本的渠道,还要进行其他渠道的低成本拓客;其五,没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其团队在财务这一块是“盲区”,给整个团队多做一些财务培训,不仅是财务懂财务,老板懂财务,整个核心管理层也一定要对财务思维有清晰的了解,这样做出的很多决策才不会偏离,整个企业才能走的更稳;其六,营销占比需要认真核算,人力成本需要拉一下近两三年的数据,对岗位需要进行优化。
很多确定性是机构自身去给予的,在医疗体系的建设上花了多少精力,在信息传递上做了多少努力,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动作,在营销创新上有没有不断地挑战,在财务方面能否有效控制,都是决定着医美机构能否茁壮成长的关键。最后祝愿所有的小伙伴在今年Q4季度能够实现营业额和利润的双丰收,一起加油,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