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注射美学撑起业绩增长,高德美Q1营收82亿

    4月24日,高德美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高德美2025年Q1净销售额为11.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注射美学Q1净销售额约合人民币40亿元,增速接近10%,不仅是高德美增速最快的部门,而且也是净销售额最高的部门,目前注射美学旗下产品包括瑞蓝、吉适、Azzalure、Alluzience和Sculptra。

    17小时前
  • 四环医药“童颜针”获批

    近日,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吉林)有限公司的聚乳酸面部填充剂(俗称“童颜针”)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53130831”。从跨界到如今,四环医药的医美管线实现了巨大的突破。目前四环医药旗下不仅拥有肉毒素乐提葆,还囊括了热门再生材料“童颜针”与“少女针”。

    17小时前
  • 国内首款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Ⅲ类械水光「润百颜·玻玻」获批

    4月25日,华熙生物自主研发的「含利多卡因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即「润百颜·玻玻」正式获批Ⅲ类医疗器械证,成为国内首个明确“面部肤质改善适应症”的合规水光产品,获批适应症为“改善成人皮肤干燥、肤色暗沉”。

    17小时前
  • 福瑞达:积极培育医美胶原蛋白第二增长曲线

    4月24日,福瑞达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培育医美胶原蛋白第二增长曲线,现已完成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山东第一个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可达6000万支(贴)+。

    2天前
  • 3款“麻膏”产品获批,市场总规模达20款!

    4月22日,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有三家申报的“利丙双卡因乳膏”获批。分别是:景时(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高跖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以来,麻膏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止目前,国内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麻膏产品累计有20款。其中,利丙双卡因乳膏共计19款,还有一款“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专业扎根+科技突破,德菲林用「长期主义」思维重塑酸类市场格局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790

( 0 )

( 0 )

( 0 )

2025-03-11 10:55

博乐达品牌与代理商之间的纠纷沸沸扬扬,也让“刷酸”再次进入大众视线。表面上是一场商业战争,实际上却折射出刷酸市场对“短期利益”的追求。


放大到整个医美行业,刷酸是极易“打擦边球”的领域。早在2022年,国家药监局就明确提出刷酸治疗需在具有医疗资质的医院或诊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其所使用的“酸”并不是化妆品。


从监管层面界定“刷酸”是医疗行为,就意味着其产品逻辑、运营逻辑都必须秉持“长期主义”。


在博乐达风波之后,我们重新审视行业,什么样的产品才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品牌才是成功的?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具有长期主义的?


细数刷酸市场,一直默默耕耘,以技术和品质为根基的品牌并不算多。德菲林,作为化学换肤领域的后来者,或许没有博乐达那样的市场声量,但它以五年如一日的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和匠心的精神,用自己的方式书写刷酸品牌的价值。


01 回归本质,德菲林以产品力净化“刷酸”市场


一直以来,“刷酸”的存在感似乎不强,但它却几乎是每一家机构的必备品项。从痤疮治疗、痘印修复到抗衰和提升皮肤细腻度,不管是18岁还是30岁,刷酸都有针对性的效果。


刷酸产品的火爆,一方面代表着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同质化竞争加剧。一些机构为抢占市场,过度宣传“即刻效果”而忽视长期皮肤健康,也损害了刷酸品项的口碑。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可以被用来刷酸的“酸”种类并不多,功效也非常相似,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差别可能并不大,各个品牌之间也很少具有能够拉开差距的核心要素。


所以回归本质,“酸品牌”要做的并不是品类和理念的创新,而是实实在在拿出好产品,并在服务的过程中展示独一无二的优势。


德菲林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活性复合酸打开刷酸市场,五年里,深度洞察用户需求,发现科学复配水杨酸和果酸,不仅能实现疏通毛孔、抗炎控油、亮白肤色等功效协同,更能降低单酸浓度,符合求美者安全诉求,解决了传统配方伴随灼热刺痛、恢复期长、色沉风险等痛点。

 

细胞2_副本.png


德菲林以「复配体系+EPS+微囊包裹技术」为核心,经过专业深研,实现了高浓度换肤与低刺激体验的完美平衡。德菲林品牌完成了深度跨越,也为求美者、专业机构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换肤解决方案。


02 创新、科技与研发,多维优势筑高品质差异化壁垒


“刷酸”又被称为“化学换肤”,作为一项医疗行为,产品研发必须建立在专业、科学的基础上。但“挣快钱、大钱”的思维让许多品牌无心钻研技术,研发端的不严谨也是造成市场端混乱的原因之一。


德菲林自成立之初,便以医药级别的科研思维和投入进行产品的研发。


依托绽妍生物强大科研平台,遵循“生物医研共创”和“医学循证”,与全国多家权威机构和皮肤科专家保持密切合作,进行功效性和安全性临床验证观察,构建科学、专业的护肤产品和方案体系。

 

图片1(1).jpg


绽妍生物身上有强烈的医学和专业基因,其创始团队深耕皮肤健康领域近30年,骨干成员均从事皮肤科药品相关工作。从2015年创立之初,便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等全国多所医学和护肤研究中心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


2025德菲林台历2(1)_副本.jpg

 

德菲林也从2023年开辟公立渠道和私立渠道并行,以公立医院为支点,开展临床验证合作,入驻2000+公立医院/医美机构,与500+皮肤学专家合作,站在专家的视角理解皮肤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方式。

 

图片2(1).jpg


有了专业和实践的基础,德菲林产品实力突飞猛进。德菲林重点品-复合酸抑菌凝露(E生酸)作用机制验证研究表明,复合酸细胞毒性、细胞渗透、皮肤刺激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了完美验证,同时,通过对复合酸对痤疮丙酸杆菌抑制、抗炎、控油、抗衰老和美白等多方面功效验证,用实验科学成果和数据,论证德菲林复合酸在临床应用效果呈现优势。

 

实验报告.png


其中30%水杨酸以“控油-抗炎-抑菌-修复”四维链路,全面覆盖痤疮、毛孔粗大、油光暗沉等皮肤问题,解决了求美者和医生机构最为关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油痘肌的优选方案。


2025德菲林台历1(1).jpg


03 精耕+赋能,德菲林担起行业责任夯实企业价值


在市场经济疲软、医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存量市场卷成一团。刷酸被大部分机构用来做引流品项,比价现象愈演愈烈。在医美皮肤科,光电、美塑、化学换肤是皮肤美容科医生的三驾马车,但在中国医生这里发展很不平衡,酸的普适性、多样性、功效性优势并没有被充分挖掘。


作为品牌需要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产品摆脱这一命运?怎样才能与医生建立强信任?


对于机构来说,在酸品牌的选择上,除了看中产品力、研发实力外,也很注重品牌团队的稳定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担当。这也是博乐达事件给业内人士带来的深刻反思。


德菲林一直致力于成为合作伙伴最信任的品牌。


所以德菲林从产品到服务都秉持着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赋能合作伙伴,提供更优秀的皮肤问题解决方案。


首先,打造“1+N特色诊疗体系”,以“酸”为“1”,结合“N”种中胚层、光电等项目。而之所以称为“特色”,则源于“1”和“N”都是未知,要根据求美者皮肤状态和诉求,选择酸的种类,以及要搭配的其他项目。


不以品项搭配为标准,而是以效果为标准。在服务流程合规化的基础上,打造市场竞争差异化,实现机构利润最大化。


除此之外,德菲林坚持“七分养,三分治”的皮肤治疗原则,在“1+N”治疗的基础上还强调术后护理,所以也协助皮肤科搭建了金字塔“术前-术中-术后护”的焕颜体系,以抗衰、抗炎、色素三大中心为支撑,多维度解决问题肌。

 

金字塔多维焕肤体系3(1).jpg


而作为一个以专业为基石,以效果为标准的品牌,绝不会仅仅宥于自身品牌的发展,而是放眼整个行业,做好行业科普和市场教育。


“刷酸”本就解决的是皮肤问题,介于医美和医疗之间,所以德菲林团队着眼于建立遍及全国的医学专家团队,通过案例公益科普教育、联合义诊和案例大赛向相关从业者普及知识和规范化治疗体系知识。四年来,德菲林制作寻常痤疮相关知识手册送到22个省份、120多个城市、360多家医院的10000+痤疮患者手中。


“所有的成功都应该是一群人的成功”,只有把行业做好,才能把行业做大,让大家普遍受益,才能更大发展空间。


医美行业尚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在发展的过程中,或许会有许多弊病显现,但也会有能为行业扛鼎的企业出现。“做大蛋糕才能分蛋糕”,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医美行业,德菲林不仅坚持以科学为基石,以匠心为精神,深耕刷酸市场,更在市场教育、行业责任上显示出品牌担当。德菲林虽然不是第一家“酸品牌”,但却以创新、担当超越行业期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德菲林用真正可持续的实践将责任基因写入商业脉络,让生意与善意同频生长。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德菲林

分享至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