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医疗设备集采,价格大跳水,又会有多少企业准备跨界医美?
一年一度的医疗设备集采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的动作受到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从2020年开始,设备集采正式启动,和药品集采一样,这一政策的发布对行业、对企业、对患者的影响都是有利有弊。
今年的设备集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降价”,或许是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大医疗企业纷纷以破价的方式进行设备集采竞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国产企业,外资企业也加入了这场“内卷”战争中。
据国产企业开立医疗统计,2024年医疗设备行业批复的采购项目约600多亿元,完成招标采购仅有10%左右。根据市场反馈,尚未完成招标的,预计会在2025上半年加快落地,叠加2025年新批复项目,医院端的招采预期较好;于生产企业而言,耗材和药品经验已经证明以价换量的逻辑在商业市场中能够走通。
但是随着行业普遍内卷,如果不集采,产品的行业认知度、市场份额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集采,一定是以价换量,利润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从另一个角度看,集采也是一些传统药企跨界的推动因素之一。药品集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许多传统医疗企业,尤其是以仿制药为主的企业,在集采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难题,尤其是利润摊薄。
在这种现实冲击下,跨界医美成为一部分药企的选择。我们看到了像华东医药、四环医药、江苏吴中这样的优秀跨界者。
医疗与医美虽然都有医疗属性,但产品逻辑与研发并不想提,所以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收购或代理。而在产品成熟,取得一定成绩后,纷纷开启自研之路。
设备集采之下,价格大跳水,又会有哪些设备类企业准备跨界医美呢?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