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积极培育医美胶原蛋白第二增长曲线

    4月24日,福瑞达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积极培育医美胶原蛋白第二增长曲线,现已完成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智能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山东第一个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规划产能可达6000万支(贴)+。

    1天前
  • 3款“麻膏”产品获批,市场总规模达20款!

    4月22日,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批准证明文件送达信息显示,有三家申报的“利丙双卡因乳膏”获批。分别是:景时(杭州)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高跖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以来,麻膏市场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止目前,国内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麻膏产品累计有20款。其中,利丙双卡因乳膏共计19款,还有一款“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1天前
  • 九州通拟以6.73亿元投资奥园美谷

    4月23日晚间,九州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北九州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与奥园美谷及其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签订《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协议》,拟出资6.73亿元取得重整后奥园美谷3.6亿股转增股票。

    1天前
  • 丝素蛋白 安生星颜-丝安颜重庆学术策略会圆满结束!为医美行业带来新变革

    4 月 23 日,由丝安颜品牌举办的“丝素蛋白 安生星颜-丝安颜重庆学术策略会”在重庆云端之巅——尼依格罗酒店 62 楼隆重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众多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共同探讨丝素蛋白在生物材料创新与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开启了一场关于传统生物材料现代革命的思想盛宴。


    会议从品牌初心、市场布局等方面阐述了丝安颜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规划,展现了品牌在创新与专业方面的坚定信念。业内专家学者更是从丝素蛋白成分功效、实际应用与商业价值等角度展开分享,为推动丝素蛋白在医美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专业的理论基础。


    丝素蛋白作为一款具有中国特色的再生材料,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临床应用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它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期待它为医美行业带来新的变革,在现代医学中开启应用的新篇章。

    2天前
  • 复锐医疗科技2024财年营收净利双降,医美产品收益308.9百万美元

    4月23日,复锐医疗科技发布2024财年年报称,实现营业收入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8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512.60万美元,同比下降20.23%,基本每股收益为0.05美元。


    复锐医疗科技大部分收益来自医疗美容产品线,该产品线2024年收益为308.9百万美元,占总收益的88.5%,较2023年同期的316.6百万美元减少2.4%。减少原因为北美及拉丁美洲地区面临经济挑战,影响了该等地区的医疗美容产品组合的销售表现。


    此外,注射填充业务线所得收益为9.8百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2.6%,主要由于复锐医疗科技暂时将重点转移至新一代注射填充产品的开发及商业化;服务及其他所得收益为30.4百万美元,较2023年减少6.8%,主要由于牙科业务放缓。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医疗设备集采,价格大跳水,又会有多少企业准备跨界医美?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585

( 0 )

( 0 )

( 0 )

2025-04-22 10:13

一年一度的医疗设备集采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年的动作受到行业内的高度关注。


从2020年开始,设备集采正式启动,和药品集采一样,这一政策的发布对行业、对企业、对患者的影响都是有利有弊。


今年的设备集采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就是“降价”,或许是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各大医疗企业纷纷以破价的方式进行设备集采竞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国产企业,外资企业也加入了这场“内卷”战争中。


据国产企业开立医疗统计,2024年医疗设备行业批复的采购项目约600多亿元,完成招标采购仅有10%左右。根据市场反馈,尚未完成招标的,预计会在2025上半年加快落地,叠加2025年新批复项目,医院端的招采预期较好;于生产企业而言,耗材和药品经验已经证明以价换量的逻辑在商业市场中能够走通。


但是随着行业普遍内卷,如果不集采,产品的行业认知度、市场份额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集采,一定是以价换量,利润也会被进一步压缩。


从另一个角度看,集采也是一些传统药企跨界的推动因素之一。药品集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许多传统医疗企业,尤其是以仿制药为主的企业,在集采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难题,尤其是利润摊薄。


在这种现实冲击下,跨界医美成为一部分药企的选择。我们看到了像华东医药、四环医药、江苏吴中这样的优秀跨界者。


医疗与医美虽然都有医疗属性,但产品逻辑与研发并不想提,所以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收购或代理。而在产品成熟,取得一定成绩后,纷纷开启自研之路。


设备集采之下,价格大跳水,又会有哪些设备类企业准备跨界医美呢?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