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又一美妆企业入局!医美器械还是“香饽饽”吗?
消息显示,百雀羚将与某头部医药商业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合作并非简单的分销关系,而是计划从研发端重构医疗美容器械供应链,标志着百雀羚正式进军医美器械市场。
审视百雀羚医美业务当前进展,在产品端,主要的终端产品是Dr.870品牌旗下的两款医疗器械敷料;渠道端,不仅投资成立了百雀羚医美和上海百雀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实体公司,还通过战略合作拓展了渠道。
公开资料显示,百雀羚已与北京同仁堂商投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打通了药店渠道。
然而,无论是在医疗器械市场的切入方向上还是市场反馈,相比欧莱雅、贝泰妮等早已在该领域深耕多年的跨界企业,百雀羚并不具备优势。
进一步分析,百雀羚的Dr.870产品主要针对敏感肌修复护理以及医美术后修复,市场声量并不高。且这一细分市场已有“敏感肌龙头”贝泰妮及其核心品牌薇诺娜占据重要地位。
作为后来者,百雀羚若想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必须具备显著的差异化优势。此次与医药集团的战略合作,正透露出其战略重心正从渠道和终端向上游研发延伸的意愿。
百雀羚选择这条路径不难理解。不仅百雀羚,许多美妆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医美,只是各自的跨界模式存在差异。
目前主流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三类,第一类属于投资布局型,除百雀羚外,上美股份、丸美股份等也主要通过投资或设立医美相关公司切入该领域;
第二类则选择创立医美品牌,例如贝泰妮、福瑞达等,主要通过械字号等医美相关产品从终端切入;
第三类企业如欧莱雅等,采取全产业链布局,覆盖研发、终端等多环节。但具备医美全产业链能力的美妆企业并不多,因此,百雀羚想要深耕,进行上游业务的延展是有力举措。
然而对于现阶段的百雀羚来说,其医美业务既缺乏拳头产品作为支撑,也缺少头部医美企业的有力支持,医美市场尚未成熟,关键动作并未形成十足聚焦。
在此背景下,公司选择利用已有的生物技术跻身上游研发环节,这一路径必然要求其他业务板块能够持续为医美业务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更值得关注的是研发方向的选择问题。从当前市场情况观察,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入局医疗器械领域。因此,百雀羚若要建立优势,需要选择一条竞争相对不饱和,且用户需求度比较高的赛道,很明显,“敏感肌”已经成为一片红海。
随着医美市场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短短7天内就有近10款新产品获批上市。这一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焦点已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效率的比拼变得同样关键。
因此通过企业合作实现高效突围,或将成为制胜之道。若百雀羚希望在上游领域较快取得实质性突破,选择这一路径将更为可行。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