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创健医疗与资生堂合作推出医美品牌“律曜”

    近日,创健医疗与资生堂中国合作推出的医美品牌“RQ PYOLOGY律曜”正式上市,引发行业广泛关注。RQ PYOLOGY律曜首批推出14款单品,涵盖4款以“三重重组胶原蛋白”为核心成分的第二类医疗器械产品,以及10款化妆品类产品,布局兼具医美与日常护肤需求。

    9小时前
  • 爱美客高层变

    近日,爱美客完成董事会换届。其中,选举简军为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同时聘任石毅峰为公司总经理,勾丽娜、尹永磊为副总经理,李冬梅为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9小时前
  • 九州通拟7亿入局奥园美谷重整

    11月16日,九州通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湖北九州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产投”)上调了对奥园美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园美谷”)的重整投资额。


    9月24日,九州产投与奥园美谷及其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签署了《补充协议》,对原《重整投资协议》条款进行了调整——投资总额由6.73亿元增至约7.06亿元,认购股份数量由3.6亿股上调至约4.36亿股,其中约7593万股将用于向关联担保债务的债权人实施以股抵债清偿。


    9小时前
  • 抖音加强医美内容治理,10.6万个直播间因违规宣传被处置

    抖音生活服务公示“打击医疗医美直播间违规宣传禁限售商品”专项行动的阶段治理成果。截至10月,超2.3万个违规达人被封禁直播团购权限30天以上,其中605个达人因严重违规被封禁180天;超10.6万个直播间因违规宣传被中断处置。


    公告称,部分达人通过使用变形词、主播话术暗示、评论区引导、背景板传递相关信息等方式绕过平台监管,在直播间违规推广 “英伦大提升”“水光针”“光子嫩肤”“洗眉毛”“激光祛除色素”等禁限售商品或服务。此类行为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严重违反平台规则,对消费者体验造成了不良影响。今年上半年,针对部分医美商家违规售卖禁限售商品等行为,平台搭建风险识别系统并开展专项整治,处置违规机构1517家。


    9小时前
  • 新氧Q3医美业务营收1.84亿元

    11月17日,新氧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财报称,截至9月30日,公司总营收3.867亿元(约5430万美元),同比增长4.0%;但业绩由盈转亏,净亏损6430万元(约900万美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收入2030万元。


    核心驱动因素是医美服务业务爆发式增长(营收1.8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304.6%),主要得益于品牌医美中心扩张(截至季末共39家,覆盖10个主要城市),但信息预约服务、医疗产品销售等业务营收下滑,叠加成本与运营费用上升,导致整体亏损。


    9小时前

 医美行业观察

4维产品体系搭建技巧,让医美用户离不开你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039

( 0 )

( 0 )

( 0 )

2020-09-09 10:18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纳通生物纳米创始人徐百近日在梅花学院分享了关于如何搭建提高粘性和依赖度的产品体系的课题,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产品如何帮助医美机构生存;2.产品体系搭建维度;高频触达客户,以下是详细内容。


医美诊所近两年很火,但盈利情况业内人士都知道,是比较吃力的,主要面临获客成本高、到店率低、客户粘度低、生美竞争等问题。

 

尤其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会更加艰难一些,客户的数量急剧下降,根据数据统计,原本有医美计划的消费者中,有22.37%的人无限期推迟或取消了原有的医美计划,在这部分取消医美计划的消费人群中,有58.82%的人表示是因为疫情收入状况受到显著影响。

 

这个数字是非常高的,对医美行业的发展很不健康,医美终端依赖于服务,疫情期间顾客过不来,服务就很难完成,机构的生存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据悉,3月份有317家诊所机构寻求转让,是2 月份的6倍,1~4月份,医美诊所的转让数量超过2019年全年。



纳通生物.png



产品如何帮助医美机构生存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很多业内人士和医美专家,都尝试开了直播提供咨询意见来帮助运作,从另一个维度来看,特殊时期,当医美机构不能为客户提供服务时,是不是可以考虑用产品来代替我们为客户提供服务?

 

美国的皮肤科医生当中,有30%的人有自己的医学护肤品品牌,这个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我们相信很多医美的服务项目都可以配上产品,尤其一些低频的医美项目,顾客做完一次后,往往要过几个月甚至好几年才会再回来做,比如水光针、热玛吉、激光、超声刀这些受欢迎的医美项目,做完后的术后护理也非常重要,由于面部有一定的创伤,所以对护肤品的要求更高,需要无菌、防止感染,同时还能帮助术后的修复,这时一般护肤品很难做到,再贵再大牌的产品,都不如医学护肤品的安全性高。

 

所以,医美机构如果能够搭建一个产品体系服务好客户,用产品来提高服务质量,延长服务时间,可以增加客户的粘性。



产品体系如何搭建


接下来,一起来看下我总结的四个构建产品体系的关键维度。

医学护肤品最重要的核心是安全性和有效性。


安全性是首要的,产品的配方技术要安全,其中产品的成分、浓度、临床测试,甚至是导入皮肤深度,都要保证其安全性。

常规理念认为,导入的越深越好,导入的越多越好,事实上,在医疗行业它是有度的,就像胰岛素作为糖尿病人的特效药,是用来治病救人的,但如果导入的多了,产生低血糖会死人的。


在安全的前提下还得有效,补水保湿、除皱淡斑、祛痘修复等这些宣传的功效,都需要有临床的验证结果来支持,确保它真正能起到加强医美疗效的作用。


以微晶联盟为例,它以纳米晶片为基础,一类是专门结合纳米晶片开发的配方,它的特点是有效成分非常明确,有明确的适应症,比如临床上治疗黄褐斑,将纳米晶片与氨甲环酸的组方联合激光,可以加强和巩固激光的治疗疗效,每周一次,做完6次一个疗程,就会有显著的改善。

这一结论是有依据的,目前江苏省人民医院骆丹教授和他的实验室团队已经发表了相关的文献。


纳晶.png


还有一类是现成的配方,比如将一些医学护肤品和纳米晶片结合使用,纳米晶片相当于做推进工作,帮助更好的导入肌肤。


同时,构建产品体系的话,要考虑它的使用场景,是不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比如在医院里使用的产品,由医生护士来操作,是比较专业的;如果是客户带回家做术后修复的医学护肤品,使用场景是没有专业人员操作的,这就要求产品的使用要安全、便捷,一般人看到说明书就能够了解它的正确使用方法。


其次是使用频率,一天一次还是几天一次,举个简单的例子,前几年很受欢迎的洗脸神器,很多人在用,包括一些专家,用完后发现使用频率过高会伤害肌肤屏障,现在慢慢看到这个产品的使用频率已经淡化了,这个产品也不像前几年那么火了,这都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


客户的功效诉求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除了手术项目,大多数人都是选择见效快的医美项目,比如祛皱、美白祛斑、祛痘等,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功效诉求,来设计搭配不同的适应症产品。


最后,希望各位能在医美项目服务之外搭建一个产品体系,帮助提高客户的留存与粘性,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产品

分享至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