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华熙生物商标失效

    据悉,华熙生物申请的多项与旗下护肤品牌“肌活”相关的商标均未能注册成功。目前,华熙生物在第3类商品中尚无已获准注册、处于有效状态的“肌活”商标。

    2天前
  • 恒瑞医药拟在中国递交体重管理产品HRS9531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HRS9531-301)获得积极顶线结果。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2mg、4mg、6mg)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达到优效性。

    同日恒瑞医药表示,近期将在中国递交HRS9531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新药上市申请(NDA),Kailera正在推进HRS9531(KAI-9531)全球临床研发。


    2天前
  • 国内首个超能电浆 Renuvion®正式发布

    7月11日,美国医美技术龙头企业Apyx Medical 旗下品牌 Renuvion® 超能电浆微创紧肤技术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开启美容外科微紧肤创新时代。

    2024年10月,超能电浆以“国械注进20243010567”号获得中国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人体软组织进行凝固或用于改善颈部和颏下区皮肤松弛。2025年5月,Apyx Medical与格睦(无锡)科技公司签署了超能电浆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协议。


    2天前
  • 乐华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近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孙京军,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目前,杜华丈夫孙一丁仍担任该公司董事。


    2025-07-16 10:03
  • 京东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

    据悉京东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低调在北京亦庄开业。这是京东旗下首个自营医美诊所,目前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该门店并未单独开辟新区域,而是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目前已试营业2个多月,但一直以来面向京东内部员工营业,并未对外。此次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在京东 APP正式上线后,标志着京东医美的线下业务已正式对外营业。


    2025-07-16 10:03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品牌“价格内卷”的竞争,为什么越来越不能“讨好”机构了?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109

( 0 )

( 0 )

( 0 )

2022-11-24 10:49

导读:随着医美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上游品牌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之间技术带来的功能性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导致品牌“价格内卷”的竞争越来越严重。


作者|Cynthia


品牌厂家以往的“产品为王,价格竞争”的策略,为什么越来越不能“讨好”机构了?产品同质化趋势下,哪种医美品牌更受机构的青睐?



从“按需消费”到“按品质消费”

医美用户的偏好发生变化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医美机构面临经营困难、甚至接近倒闭的困境,而“同质化严重,价格内卷”现象是导致机构生存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医美行业内尤为普遍。事实上,在消费精细化需求的刺激下,医美用户的需求并不满足于单一的“高性价比”的产品,她们的喜好逐渐从“按需消费”转变为“按品质消费”。


《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中显示,高品质医美产品成为多数成熟医美消费者的首要消费考虑因素,机构应重点关注医美服务及项目组合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提升医美消费者消费粘性和动力。


 由此我们能看出,随着医美用户消费方式的改变,她们需要机构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而“一味打价格战”的品牌,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讨好”机构,为其引流高质量客户。 



哪种医美品牌更受机构的青睐?


轻医美趋势下,用户的医美消费更加高频,对各项服务口碑也更加看重。从“短期销售”到“长期盈利”,机构要想在“无底线价格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乱象中生存下来,势必要给消费者更多高品质的体验。


医美用户所追求的高品质,一个是产品功效的体验,另一个则是机构服务的体验,品牌厂家只有着重围绕这两点需求进行赋能,才算是真正为机构解决困境和难题。


在产品功效方面,效果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的,然后是安全性及维持时间。因此,轻医美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能更适应年轻化、大众化的消费人群,满足她们安全、快捷且有效的医美需求。


聚焦在细分品类上,面部年轻化的改善是主流,如玻尿酸、肉毒素和光电类产品等,而胶原蛋白类和再生类产品正在崛起,其中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主要优势是安全性,但在持久性是稍弱;而“效果自然、持续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再生医美,并不是指某一种材料,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其还面临着些许不确定性,安全性仍待更深更全面的认证。


“对品牌服务方面,我们主要看三点:售后服务体系、品牌声量的营销和宣传、产品联合方案的思路与参考。”在2022中国轻医美大会上,一位华南地区连锁医院的负责人谈到她对如何选择合作品牌的看法。


首先,在售后方面是否有良好的培训体系、难点问题的解疑、随时支持到运营工作,和产品能否进行后续的技术升级及配套服务。


其次,品牌声量和营销的宣传。社交新媒体的兴起,降低了大众消费者的医美门槛,也促进了用户的医美认知与教育的提高,机构要想更好的触达用户,就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去洞察用户,链接消费者,同时提高优质产品的声量及营销宣传,还能为门店引流带客,促进转化升单,建立消费信任。


最后,就是产品联合方案的思路与参考。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当下的轻医美技术中最常用手段,不仅满足了求美者细分化、个性化的需求,更使得术后疗效达到1+1>2的水平。


 但很多机构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品项,品牌厂家能否直接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将不同设备穿插联合其他的品项,形成套餐式、综合式完整产品链条,给到科室运营更多的思路,进一步改善机构的定制化、个性化不足的问题。


中国医美行业高速发展下,机构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对品牌厂家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上游品牌要想真正获得机构的青睐,必须要围绕其经营的痛点出发,既提高产品的功效及安全性,又能针对性地加强营销、售后等附加价值的服务,全面赋能才行。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