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

    8月12日,医渡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广附院联合打造的“脉管性疾病多模态专病数据库”、“美易智能体”在广东省医院协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也标志着国内整形美容领域在数据整合与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8-15 10:34
  • 植物科技护肤品牌「美可觅」获千万级战略注资

    8月11日,杭州禾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厦门禾芃农业研究院。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植物活萃实验室、拓展临床皮肤科渠道等。品牌首推超分子包裹技术积雪草苷精华,并计划2026年实现包装全降解。

    2025-08-15 10:34
  • 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引发9亿+曝光量

    近日,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发起了「脖子比脸老算工伤吗」、「嗨体去颈纹」等话题,并在微博总部进行了扫楼活动,以发布博文/平台的数量兑换蓝牙音响、一次性胶片相机以及手持风扇等奖品。截止目前,「嗨体去颈纹」话题下的讨论量达到25.1万,阅读量超过9.1亿次。不少KOL、认证医生都在该话题下发表自己的见解,算是品牌的又一次破圈活动。

    2025-08-15 10:33
  • 创健医疗「终止挂牌」申请获批准

    8月8日,创健医疗(873474.NQ)对外发布公告,公司已于8月5日向全国股转公司提交了终止挂牌的申请并获受理。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也于8月11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8月14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据悉,创健医疗于2024年初启动上市辅导,于2024年11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025-08-15 10:33
  • 润双鹤拟投资设立基金,聚焦合成生物

    8月12日,华润双鹤发布关于设立华润双鹤产业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表示拟投资设立华润双鹤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呼和浩特)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双鹤(北京)生物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8,700万元人民币,占基金总出资额的比例不超过17.40%。

    2025-08-14 12:19

 医美行业观察

瑞丽医美IPO二进宫之途,对港股执念不减

观察

观观

阅读数: 2730

( 0 )

( 0 )

( 0 )

2020-08-28 16:51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距离2020年1月22日,瑞丽医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瑞丽医美)第一次赴港IPO已经过去了整整7个月,据港交所官网显示,8月24日瑞丽医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瑞丽医美)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创升融资及创升证券仍然为其保荐辅导。



有人说,A股关注公司的过去,美股关注未来,港股,是既关注过去,也关注未来。那么二次赴港IPO、上半年亏损了1184万元的瑞丽医美,这次能成功吗?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瑞丽医美面向消费者主要提供三种类型的医美服务:(1)美容外科服务;(2)微创美容服务;(3)皮肤美容服务。除此之外,还为六家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虽然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按照2019年以来医疗美容服务收益计,瑞丽医美在杭州市及浙江省所有私营医疗美容服务供应商中分别名列第四及第五位。


并且招数说明书里沙利文的报告还预估2018年-2023年中国的医疗美容服务市场总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为24.2%,高于美国、巴西、韩国、俄罗斯等数倍,然而瑞丽医美作为杭州市内甚至浙江省排名靠前的医美服务机构,仍然需要面对巨额亏损。


(图源:瑞丽医美招股书)


关于瑞丽医美为何多次冲击港股,主观角度看,可能是因为企业在一级市场融资困难。近两年医美行业的投融资案例少了很多,医美投资热也趋于“歇火”。据医美深见的《2019年度医美投融资盘点》,2019年医美行业共发生18起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约为2.54亿人民币,同比降低76.7%,创四年来最大跌幅。


同时,对于瑞丽医美而言,它有着较长的投资回报期,平均约为47个月。收支平衡期也较长,平均为21个月,所以一旦瑞丽医美有计划开设新的医疗美容机构,就会面临巨大的现金流压力,现有医美机构产生的利润未必能支撑住新机构的成本压力。



为什么会选择冲击港股?


港股素来有市场化程度高,较少受政策干预,上市过程短,容易获得审批,上市成功率高的特点(但是也可能会产生发行失败的结果,相对而言A股在证监会批准后一般能确保公司股票发行成功)。同时,相比于A股要求连续企业连续三年盈利,港股对盈利的要求没有那么硬性,基于港股完全采用市场化的注册制发行,即使瑞丽医美上半年在亏损,但是只要发行后有本事卖出去自己的股票,也是自己的本事。


虽然在外界看来,医美行业有着“暴利”之名,但对于大多数行业内的一般性民营医美机构来讲,永远缺钱。以已经在美股上市的医美机构医美国际为例,医美国际今年通过不断的并购布局新市场,旨在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能认识到,在更多的不确定冲击来临前,集团化、规模化的医美机构抗风险能力明显强于小微型医美诊所。


不管瑞丽医美此次冲击港股是否能成功,也不论瑞丽医美此前是否多次陷入医美违规纠纷案。就其上传于港交所的招股说明书来看,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一些医美机构目前所普遍需要警惕的现状。


(1)品牌效应将成为机构主要竞争优势


不少上市的医美机构都有计划通过收购和投资实现机构之间的垂直整合,打通连锁效应,扩展全国市场,以此来积极建设及扩大品牌影响力。品牌力、市场声量及消费者认知将对医美机构的持续业绩增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同时,如果无法维持品牌、或是一旦出现负面新闻、纠纷、医美事故等等,也会直接影响整个集团的品牌口碑和经营业绩。对于新进入行业的医美机构来讲,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良好的口碑声量可能很困难。


(2)非外科美容手术(微创/无创项目)成风口


据瑞丽医美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前两个年度,美容外科服务对集团总体收益的贡献最大,分别贡献占比达到50.2%和36.2%。然而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美容外科服务所产生的收益降低。而非外科美容项目如注射肉毒素、皮肤填充剂等微创美容项目因为风险低、恢复时间短,受消费者关注度日益上升。


仅就瑞丽医美,截至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所治疗的微创医美数量分别增加月98.9%及24.1%。同时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4年,国内美容非外科诊疗市场(微创医美)预计将达到人民币1443亿元,占市场总额约45.3%。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微创医美容易陷入价格战和服务同质化的恶性循环,仍然需要医美机构们在其中挖掘出自己的优势所在。



没看够?加入医美行业交流群,直接开聊!

群满了?加观观

拉您进群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