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巨子生物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募资约23.33亿元

    4月17日,巨子生物发布公告,董事会宣布公司与补足卖方及联席账簿管理人于2025年4月16日签订配售及认购协议。根据协议,补足卖方同意以每股66.65港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3500万股股份,预计配售及认购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33亿元,净额约为22.94亿元。所得款项将用于核心业务发展、市场营销、品类扩展及补充流动资金。

    3小时前
  • 创健医疗进入创新层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5年4月11日发布了《关于发布2025 年第二批创新层进层决定的公告》(股转公告〔2025〕140号),创健医疗(873474)将调入创新层。

    3小时前
  • 美柏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近日,北京美柏医药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可孚医疗领投,中关村科技租赁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凯乘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推进公司人源细胞外基质(ECM)再生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建设,同时加速推进基于人源ECM再生材料的三类医疗器械的临床注册及商业化推广。

    3小时前
  • 华东医药年报发布,伊妍仕少女针大卖超10亿元!

    4月17日,华东医药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营业收入为419.06亿元,同比增长3.16%;公司实现净利润约35.12亿元,同比增长23.72%。


    本次年度经营业绩是华东医药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而且净利润断层领先。


    本次医美业务也做出了单独披露,数据显示2024年医美整体营业收入23.26亿元,其中Sinclair营业收入9.67亿元,欣可丽美学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8.32%。


    可见在过去的2024年里,伊妍仕少女针依然是“十亿级的超大单品”。


    不过“少女针”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截止目前国内获批的少女针已经来到了三款,分别是2024年下半年获批的谷雨春旗下的塑妍真、2025年4月获批的四环医药旗下的少女针产品。

    应对竞争压力,显然伊妍仕也做好了准备,2024年6月份对产品进行二代升级,推出三款不同微球大小的产品来满足求美者的精细化需求。


    随着今年塑妍真在市场正式开售、四环医药的渠道压力,明年伊妍仕少女针的表现将如何?


    此外,今年1月份华东医药在高端医美市场迎来了新的突破,旗下MaiLi®Extreme获NMPA批准上市,该玻尿酸产品已经在欧洲上市多年,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国内的机构和医生也对其抱以厚望。


    另一款再生医美填充剂聚左旋乳酸胶原蛋白刺激剂Lanluma®的临床试验也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目前正在进行安全性随访,相信很快也会有新的进展。 


    在医美企业年报增速纷纷踩下“刹车”的时刻,华东医药的年报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可见行业需求仍旧高涨,在不断K型分化的市场上,能够稳住目标用户,就能够一路高歌。

    3小时前
  • 新氧CEO金星回应“李佳琦不建议普通人做医美”

    近日,李佳琦在直播中说不建议普通女生做医美,因为这个要花很多钱:“我说实话,有钱有闲去做医美,没钱没闲别做了。”他还指出,许多医美项目并不会如广告所说那样神奇,且其中隐含着诸多风险。李佳琦同时表示,当一个广告、一个项目飞起来的时候,都是有人推的,有资本在后面推动。该言论迅速在社交平台上掀起波澜,成为当日热搜。


    4月17日新氧创始人金星在自己朋友圈对此言论进行回应:“正常的商业操作,也没什么可避讳的,世界上所有商品都有资本推,iphone、电动汽车、化妆品,哪个没有?关键是消费者需要知道真相,才能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640.jpg


    医美行业观察认为,医美与美妆从来都不属于对立面,不管是资本推动,还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效果性、安全性才是最关键因素。医美与美妆在应用中应是互相成就,联合应用。

    3小时前

 医美行业观察

忽然一周|官方发布:非医用口罩出口企业“黑名单”,三甲医院原麻醉科主任受贿超300万 一审被判7年,唐山最新通知:容院开放营业

忽然一周

观察君

阅读数: 1920

( 0 )

( 0 )

( 0 )

2020-09-07 15:19

医美行业内参导读:

医美行业一周重点事件回顾!





官方动向



官方发布:非医用口罩出口企业“黑名单”出炉!


4月25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2020年第12号)》(以下简称《公告》)。


《公告》中明确,要加强对非医用口罩出口质量的监管力度,对非医用口罩实行“黑、白名单制度”。海关凭商务部提供的企业“白名单”验放,对不在市场监管总局提供的“黑名单”内的,海关接受申报,予以验放。


换句话说,在“黑名单”内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海关将不予申报、验放。


截止到发文时,商务部仅公布了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白名单”。


而就在4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也公示了47家企业的51批次不合格非医用口罩产品“黑名单”。



2019年全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近40万份


近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编撰了《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年度报告(2019年)》。


《报告》显示,2019年,国家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信息系统接收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39万余份,每百万人口平均报告数为297份,全国96.70%的区县报告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系统基层注册用户达到31万余家,其中医疗器械注册人达19662家。(新浪医药)



唐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复工复市的通知


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相关工作组,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自2020年4月30日起,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为二级。为进一步推进我市服务业复工复市,加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恢复范围。有序恢复旅行社、健身房、茶楼、美容院、康复理疗店等开放营业,纪念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文化馆、老年活动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开放活动。


音乐酒吧(含KTV)、洗浴、影院、网吧、游戏厅、儿童游乐园、培训托管机构(校外培训机构)等场所继续暂停营业。


2.恢复时间。自2020年5月1日起,全市范围符合条件的经营和公共场所均可逐步恢复。


3.恢复要求。各经营场所经营者和公共文化设施管理者必须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严格员工健康筛查,严禁人员带病上岗;要坚持不聚集和保持安全距离,实行分时预约制度,合理控制人员流量和密度,不超过平时人员流量的75%;要足量储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严格实施场所消毒、人员体温检测、日常清洁、戴口罩等防控措施,对体温异常(超过37.3℃)、气促等症状者,一律不得进入经营和公共场所,并及时与属地防控部门联系,规范落实相关处置措施。暂停使用中央空调,确保门窗开启,保持空气流通;经营场所实行零接触付款,结账时尽量使用微信、支付宝等网上移动方式进行支付,避免现金支付找零。


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属地责任;市场监管、商务、文化旅游等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行业监管责任,加强服务业复工复市的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安全有序推进。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单位,要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立即进行整改。(环渤海新闻网)




惩处通报


三甲医院原麻醉科主任受贿超300万 一审被判7年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雷李培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浙江丽水中心医院原麻醉科主任雷李培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0万元,其违法所得3314828元人民币被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刑事判决书显示,2014年至2019年8月期间,雷李培利用担任丽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主任的职务便利,非法收受医药代表为表示感谢和搞好关系所送的财物共计人民币3314828元。


据和讯网报道,随着行贿的名单曝光,众多药企也被牵涉其中:江苏新晨医药有限公司、杭州果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北京费森尤斯卡比医院有限公司、杭州淮星贸易有限公司、杭州晶淮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等药企均在2014年至2019年间给雷李培各种回扣以及“好处费”之列。(中国医药联盟)



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 被罚3万元


日前,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填写、保管病历资料,或者未按规定补记抢救病历,被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予以警告,罚款3万元,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罚。


资料显示,北京联合丽格第一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9日,经营范围包括医疗服务;销售Ⅲ类医疗器械;市场调查;企业管理咨询;经济贸易咨询;技术推广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等。

天眼查显示,2017年以来,该企业多次因违规被处罚。


2017年12月26日,该企业因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开展放射诊疗工作,被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罚款3000元。


2018年8月21日,该企业因广告主发布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的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罚款15000元。(中国网财经4月30日讯 )




医股风向



鹏爱医美国际(AIH):2019年净利高速增长,行业红利下的龙头效益 


近几年,随着国民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颜值经济”应运而生,尤其是医疗美容行业呈现蓬勃式发展,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通讯、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跻身“朝阳行业”之中。


4月24日,全球医美第一股的鹏爱医美国际(AIH)公布2019全年度财报,显示各项核心经营数据均稳步攀升,佐证行业红利下的龙头效益释放。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鹏爱医美国际实现总收入8.6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2%;毛利5.93亿元,同比增长18.0%;毛利率68.2%,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经调整净利润6,910万元,同比增长19.3%;经调整EBITDA 1.87亿元,同比增长65.4%。(格隆汇)



莆田系李金圆资本“续命”:国丹健康赴港IPO


近日,国丹健康带着旗下收购而来的5家医院拟第二次赴港上市,其控股股东是来自福建莆田的李金圆、李爱金。


记者发现,李金圆手中还持有1家新三板公司——ST希思(深圳希思医疗美容医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思医美”),彼时以成立4年便上市引起广泛关注,上市后,希思医美却一路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李金圆控股的希思医美以及拟上市的仁康、健安等5家医院均遭遇多次行政处罚,时间跨度为2014年~2019年末。另外,希思医美亦曾控制雪象、仁康,李氏家族成员亦裹挟其中。


对此,国丹健康方面对本报记者表示,鉴于目前公司还处在联交所审批阶段属于敏感期,不方便接受采访。(中国经营网)



昊海生科一季度营收1.54亿元 旗下第三代玻尿酸产品获批


4月29日,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昊海生科”,股票代码:688366.SH、06826.HK)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由于疫情影响,昊海生科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明显。


不过,昊海生科方面表示,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昊海生科各类产品销售开始逐步恢复,2020年4月1日至24日期间主要产品的营业收入大幅回升,较3月增长近60%,较1月增长超过20%。


尽管一季度业绩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昊海生科也不乏好消息。4月10日,昊海生科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新型无颗粒特征的第三代玻尿酸产品“海魅”已于3月30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注册上市。(中国经营网)



华东医药2020年一季度净利11.47亿增长26.46% 存款利息增加


华东医药(19.95 +7.37%,诊股)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598,069,911.29元,同比下滑1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278,457.64元,同比增长26.46%。

  

据了解,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67.23%;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同比下滑49.59%;主要系本期存款利息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其他收益同比增长485.83%;主要系本期取得政府补助较上年同期增加所致。

  

资料显示,华东医药业务覆盖医药全产业链,以医药工业为主导,同时拓展医药商业和医美产业,已发展成为集医药研发、生产、经销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上市公司。(挖贝网)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