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推荐
营销教父史玉柱,看上的是医美,还是医美贷?
医美行业观察导读:
与其说史玉柱看上了医美行业,不如说他看上了医美背后的医美分期,医美虽然看起来“暴利”,但是机构盈利难已成行业共识。与开一家医美机构相比,背后的金融分期公司才是更具有诱惑力的生意,有什么是比一把韭菜割两次更“爽”的呢?
史玉柱“看上”医美?
史玉柱“终于”对医美下手了,投资了蔷薇医美。
1998年,被巨人大厦“拖垮”,负债2.5亿元的史玉柱找泰山会的朋友借了50万开始运作“脑白金”。
做市场调研时挨家挨户走街串巷聊消费者,聊出了这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2001年,黄金搭档上市,它的广告词几乎和脑白金一样“Low但洗脑”。
2004年,史玉柱成立征途公司入局网游。
2013年,史玉柱宣布退出江湖,但仍然活跃在投资圈,做起了个人LP。
据投资界报道,史玉柱的“业务板块”主要涉及游戏、保健品、互联网金融,但最近,史玉柱“盯上”了医美行业。
对此,有人评论说:
不难发现,史玉柱喜欢进入利润率高但是道德感不强的行业。医美行业属于极没道德感的行业,比P2P行业可耻一万倍!这是个需要把道德、良心、情感、操守、底线、甚至是法律都抛之脑后的行业,能豁出去才可能做出好业绩。这行业的人真的要感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执行不到位。
网络
目前,史玉柱旗下的巨人投资已经入股了上海蔷薇阳光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下文称:蔷薇医美),企查查资料显示,蔷薇医美是一家美容医疗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美容医疗服务。具体经营许可项目含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化妆品零售等。成立日期为2019年6月13日。
完成一系列变更之后,蔷薇医美股东情况为,蔷薇控股占股65%,巨人投资占股25%,诚鹤投资占股10%。公司目前蔷薇医美的法人代表为游伟,实际控制人为陈桂芝,最终受益人指向史玉柱,最终受益股份为25.1101%。
我们看一组易观千帆的数据,2019年,我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了1566亿元人民币,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4.4%;同时,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 2019年2季度医疗整形领域整体的月活用户规模达到了1289.8万人次,环比增长29.5%,同比增长98.3%。
因为国内医美市场规模现在越来越大,并且“众所周知”医美是个“暴利”行业,所以史玉柱真的要开始做医美了吗?
是盯上医美,还是医美贷?
据开甲财经分析,史玉柱的巨人投资表面入股“蔷薇医美”、巨人网络投资蔷薇控股,实际上可能是在布局消费金融。
蔷薇控股持有贷微赢(大连)小额再贷款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该小贷公司具备互联网放贷资质。这就意味着可以对个人进行放贷。史玉柱更大的业务“企图”重心或许在医美贷。
毕竟已经有了贷微赢,如果蔷薇医美要割医美分期这把韭菜,已经有了最锋利的镰刀。
医美分期看起来很美好,给有医美整形需求的消费者提供贷款服务。
但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医美分期服务总是丑闻频出。
这些产品以”0首付“、”无本还息“、”无抵押“、”秒速放款“等诱惑,吸引需支付高额整形费用的女性。
同时,这些产品还有高额“砍头息”和“逾期费”,一旦消费者还不上贷款,可能会遭遇人身伤害或者被迫做一些不情愿的交易。
在砍头息和逾期费的引诱下,甚至引发出一系列医美骗贷的犯罪案件,媒体也曾多次对这类事故进行报道。
2016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医美分期中介机构骗贷事件被曝光,很多机构的贷后还款出现问题,坏账增加,市场氛围逐渐恶劣。2019年,官方正式开始严打“医美贷”。
消费金融,本应是医美行业增长的助推器
市场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整形项目客单价主要落在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已经属于很多普通消费者可以承受的价格区间范围。
消费金融服务的出现则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门槛,使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医疗健康产品或服务。
同时80后、90后、95后等年轻的消费群体对账单分期 等消费金融产品有着较好的认知和接受度,愿意接触和使用类似的产品。
消费金融服务对于医美机构来讲也能降低成交门槛,提高成交率,增加收入。
但是由于之前的市场发展过于野蛮,现在成了谈“医美贷”之色变。
若真要消费金融机构与医美机构、医美顾客之间形成互相赋能的良性循环,消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加强自己对于B端商家和C端消费者的风控能力,防坏账。
2020年5月曾出现一起案件:医美机构法人代表伪造多个美容整形项目、治疗、手术证明等信息与某分期公司员工联合骗贷,所贷欠款直接打入该机构法人代表的账户上。
和医美机构联合骗贷,该员工可以拿到总贷款额的3%-5%作为提成。
人性在金钱诱惑面前是脆弱的。
所以,除了金融机构需要加强放贷审核,官方也需要介入监管。
另一方面,对于医美行业来讲,消费者的年龄特征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一般来讲他们的支付能力与偿贷能力也有限,所以香妃金融机构在对他们提供服务的时候需要尤其注意借贷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部分医美机构可能为了成交而提供消费者的虚假信息,如虚假流水,导致金融机构判断失误,为消费者提供分期服务,最终却得不偿失。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内参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