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礼来15.7亿美元收购研发费用将显著拖累2025年Q1业绩

    据悉,礼来公司宣布,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将包含一笔15.7亿美元的税前费用,这笔费用被确认为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在研研发(IPR&D)支出。在声明中,礼来公司指出,这笔收购产生的IPR&D费用预计将对其本季度的收益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对GAAP和非GAAP收益均造成每股约1.57美元的负面影响。

    10小时前
  • 珂谧KeyC新品上市

    4月12日,珂谧KeyC推出的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液体修复敷料(居家水光)正式上市,注册证号:鲁械注准20242140905。公开数据显示,该产品运用独家专利技术,将重组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钠精妙复配,搭配滚针居家使用,无痛无创,实现“1次胶原直补>100次表面护肤”,抗皱修护效果翻倍。

    10小时前
  • 苏宁环球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4月15日,苏宁环球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21亿元,同比增长0.36%;归属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下降9.30%;扣非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64%。2024年,苏亚医美品牌在南京、上海、无锡等地成功布局,营业收入达到1.79亿元,但规模较小,医美业务占总营收的8.4%。

    10小时前
  • 全球原研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塑妍萃®在中国全面上市

    4月15日,瑞士高德美宣布,旗下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品牌塑妍萃®(Sculptra®)在中国正式全面上市。该产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矫正中面部容量缺失和/或中面部轮廓缺陷。

    10小时前
  • 四环医药旗下丝芙安®和德美菲®正式上市

    4月11日消息,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丝芙安®利丙双卡因乳膏和德美菲®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九针)重磅上市,开启注射医美全产品矩阵之旅。据悉,丝芙安®"利丙双卡因乳膏"中含有利多卡因750mg和丙胺卡因750mg;德美菲®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主要与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电子注射器配合使用,用于面部真皮层注射透明质酸钠。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暑期医美众生相:高考后学生“疯狂”变美,隐忧犹存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709

( 0 )

( 0 )

( 0 )

2021-06-17 09:20

导读:高考结束,千万学子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不少人都想趁着假期偷偷改变,医美行业迎来今年消费旺季。


近期很多媒体的焦点都围绕在高考毕业生身上,随着高考的结束,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热潮,包括染发、近视眼矫正、考驾照,以及近几年最流行的“整容热”。


医美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90/95后成为消费的主力人群,随着国人对整形接受度不断提高,以及求美意识觉醒,00后逐渐走向舞台中央。医美平台更美App于2020年1月发布的《更美2019医美行业白皮书》显示,在消费人群年龄层中,00后的占比约15%左右,尽管相比47%的90后消费群体而言,仍不是主力消费群体,但是极快的增长速度显示出了00后医美消费观念的快速形成。


那么暑期学生整形热潮的背后,有哪些坑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是“医美贷”,由于暑期整形群体以学生为主,所以会有很多并没有经济能力的学生做整形。伴随着医美行业的红火,一些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等也纷纷推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医美贷”等消费金融产品,他们甚至和不正规的医美公司合作,故意隐瞒一些隐形费用。在助推大学生透支消费、过度消费的同时,更是设置了不少“套路贷”,特别是逾期后的罚息特别高,有些人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业内人士介绍说,“医美套路贷”就是用医美做诱惑,抓住学生没有借款能力,资金不足的情况,劝说他们通过贷款来做整容,从而放出高额利息。很多金融机构向大学生宣传利率是3%,而这实际是月利率,算下来,年利率高达36%。另外,在本金和利息之外,很多“医美贷”还设有“服务费”等隐形收费,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欠下大笔债务,如果逾期没有还款的话,罚息能达到当月本金的60%左右。


比起“医美贷”的骗钱套路,不正规的医美机构损害的是求美者的身体。根据2020年中国医美行业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六成的求美者购买过面部整形项目,包括:眼部整形、鼻部整形、唇部整形、耳眉整形、面部轮廓整形等医疗美容手术项目,其中双眼皮、隆鼻、瘦脸、开眼角、祛眼袋五大项目最受欢迎。


此外,有超过4成的求美者购买过全身吸脂/溶脂、局部吸脂/溶脂、隆胸、去副乳/乳房缩小、丰臀等美体塑型项目,其中,局部吸脂/溶脂和隆胸的热度占据前两名。


这些整形项目也是当下00后求美者青睐的项目,但其背后隐藏的风险也很大,尤其是微整形泛滥的当下,看起来更容易上手操作,很多无资质人士开始“非法行医”。微整形成为美容整形行业中最混乱的一个版块,在工作室、美容院注射玻尿酸导致栓塞、面部组织缺血坏死、眼睛失明,甚至出现脑梗死的情况常有发生。


所以求美者在选择求美机构时,要重点考察机构资质、规模、主刀医生的资质与履历及材料、药品、仪器设备的相关认证证书,避免误入诸如黑诊所、工作室及其他一些超范围经营的医美机构。


对于已经开始的“整形热潮”,最接近消费者的医美机构已经提前布局。今年收购浙江连天美医美机构55%股权之后,奥园美谷在一平台中表示“公司旗下医美机构就暑期整容季已做好相关的排期和人员安排。”


另外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共有4.6万家医美相关企业,从注册量上看,今年1-5月共新增4361家医美相关企业,同比增长53%。

图片 

图片

经历了疫情之后,医美行业明显迎来“报复性”增长,再加上轻医美的火爆,一下子引燃了今年的暑期整形热潮。有风口就会有一系列负面现象,正如上文所说,“医美贷”“黑医美”现象层出不穷,国家层面在不断出台监管措施,但是落实到每个机构、消费者身上仍然任重道远,作为求美者还是要先擦亮自己的眼睛,选择正规医美机构并且量力而行。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