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
医美行业观察
当“医美”撞上“直播” 能擦出多大的火花?
导读:随着直播与医美行业的高速发展,医美赛道或将迎来新风口。医美项目一时之间成为了网红直播间或其公开社交平台上的带货项目之一,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68.2%的潜在用户愿意观看医美直播。
文|赵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占网民整体的62.4%,用户数量仍呈增长态势。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也进一步显示,近七成中国医美意向消费者愿意观看医美直播,其中,60.1%的消费者对医美直播很感兴趣,而在不愿意观看的消费者中,又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对医美直播感兴趣,但迫于时间,没办法进入直播间观看。
透过上述的这些数据不难发现,医美直播或将成为当下医美机构区别于传统广告形式的新的获客拉新方式。
再加上近年来医美终端玩家愈发感受到的高涨的获客成本、低频的到店消费、低利润的客单价等等,这些变化无一例外都成了医美行业玩家的“难隐之痛”。
基于此,医美直播的独特优势也将进一步凸显出来。其一,医美直播模式有利于改善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通过直播间提升医美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度,用户也可以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信息与资讯,增强一般人对医美的正确认知。
其二,直播间也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可持续投放,相较其他渠道更能精准触达潜在用户的一个“高性价比”平台。
通过直播,医美机构可以引导用户进入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之中,再透过后期不断精细化的运营,培养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与归属感,增强用户粘性,从而提高复购率。这也是为什么众多医美产业玩家纷纷杀入直播间的最主要原因。
再加上医美直播内容方面,不少品牌联合官方一起推出了医生+KOL组合直播形式,一方面是明星或者主播的粉丝效应,另一方面则是医生等人员的专业加持。
据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在去年购物节期间,淘宝直播平台内的医美直播场次、直播成交额等数据均呈现爆发式增长。
高交易额的背后肯定包含着主播本身的粉丝效应,但急速增长的医美市场与真实显示出来的成交金额也都在不断刺激、催生着新玩家加速布局的步伐。
医美直播经济也催生了一批新的企业加入到医美赛道中来。
医美MCN机构成为这一生态中的重要一环,完颜科技、变美日记等专业的医美直播机构在近两年迎来快速发展期,其中成立于2020年4月的医美直播机构“变美日记”,在今年已连续获得两轮融资,数额超千万。
相较于传统销售渠道,医美直播的优势也体现在了高流量转化效率方面。
消费者从进入垂类App到搜索机构、决定消费项目等环节的链路较长,拉长了消费者的决策时间。
而医美直播间受益于主播流量、直播场景展示和性价比产品的叠加因素等积极影响,可以有效缩减消费者的选择决策时间,提高潜在消费者的购买需求。
传统医美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流量。变美日记将围绕互联网的流量玩法,通过直播促成医美品效合一,颠覆传统纯广告投放模式。
但仍不容忽视的还有医美直播理应是改变医美行业原本的乱象,但在医美直播间激增的情况下,行业鱼龙混杂,部分机构和从业者利用线上线下信息差盈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直播+医美”的形式势必会撬动医美领域更广阔的市场,甚至于会激发医美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
行业发展之初难免混沌混杂,针对此,国家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也曾发布相关法规条文,以加强对医美直播的管控,进一步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国家的手在慢慢收紧,赛道玩家也在不断优化自身,变美日记本身的纵横生长曲线也是在不断的推进直播医美模式的规范化发展。
一方面从横向来看,从单一的天猫平台拓展至京东、快手等多个平台,其也包括私域流量平台的建设;再看纵向,通过自身互联网医美渠道的属性,拓展上游、下游产业链,与华熙生物、爱美客等正规医疗器械和原料厂商做正品溯源,保证产品标准化,同时也与医美机构、网红主播,共同将上游端的多款医疗设备、原料推向消费者。
直播的新颖形式让传统医美参与者幡然醒来,除了医美品牌,一些医美平台也早就已经闻风而动。
医美直播或许会是未来风口,但是风口下的位置却永远是有限的,医美项目的医疗属性也在促使主播或者平台提高审核力度。随着医美直播的走红,莫让其变成消费者缴纳智商税的纳垢之地。
文章来源:医与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