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礼来15.7亿美元收购研发费用将显著拖累2025年Q1业绩

    据悉,礼来公司宣布,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其2025年第一季度的财务业绩将包含一笔15.7亿美元的税前费用,这笔费用被确认为收购过程中产生的在研研发(IPR&D)支出。在声明中,礼来公司指出,这笔收购产生的IPR&D费用预计将对其本季度的收益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表现为对GAAP和非GAAP收益均造成每股约1.57美元的负面影响。

    10小时前
  • 珂谧KeyC新品上市

    4月12日,珂谧KeyC推出的医用重组胶原蛋白液体修复敷料(居家水光)正式上市,注册证号:鲁械注准20242140905。公开数据显示,该产品运用独家专利技术,将重组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钠精妙复配,搭配滚针居家使用,无痛无创,实现“1次胶原直补>100次表面护肤”,抗皱修护效果翻倍。

    10小时前
  • 苏宁环球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4月15日,苏宁环球发布了2024年年报。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21亿元,同比增长0.36%;归属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比下降9.30%;扣非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9.64%。2024年,苏亚医美品牌在南京、上海、无锡等地成功布局,营业收入达到1.79亿元,但规模较小,医美业务占总营收的8.4%。

    10小时前
  • 全球原研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塑妍萃®在中国全面上市

    4月15日,瑞士高德美宣布,旗下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填充剂品牌塑妍萃®(Sculptra®)在中国正式全面上市。该产品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矫正中面部容量缺失和/或中面部轮廓缺陷。

    10小时前
  • 四环医药旗下丝芙安®和德美菲®正式上市

    4月11日消息,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丝芙安®利丙双卡因乳膏和德美菲®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九针)重磅上市,开启注射医美全产品矩阵之旅。据悉,丝芙安®"利丙双卡因乳膏"中含有利多卡因750mg和丙胺卡因750mg;德美菲®是"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主要与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及电子注射器配合使用,用于面部真皮层注射透明质酸钠。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两会汇总:事关医美行业走向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119

( 0 )

( 0 )

( 0 )

2022-03-16 10:06

导读: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22年3月5日-3月11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2022年3月4日-3月10日在北京召开。


每年的两会都会给全年发展奠定基调、指明方向。虽然医美行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并不高,但是随着群众求美需求高涨,医美行业持续火热,但同时又行业乱象频出,对医美行业的整顿与治理也引起众多人大代表、监管部门的重视。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针对医美以及泛医美行业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肖苒教授:建议促进医美设备国产化


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全球医美市场增速最快的国家,其中,非手术类项目的市场增速更加显著,预计2023年占比达到48%。“产业迅猛发展背后却是诸多安全隐忧。据《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洞察白皮书》推测,在非法医美场所流通的医美设备90%以上都是非法产品,不到10%的正品和水货也是通过多手租赁或走私流入市场;即使在合法医美场所,据不完全统计,山寨和水货设备的渗透率也超过了30%。”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研究中心主任肖苒说出了她的忧虑。医美行业非手术类领域广泛应用激光、射频或超声波等光电治疗设备,这些设备属于医疗器械范畴,国家对其流通严格管控,只能售卖给合法的医美机构。然而,微商、美博会等成为造假售假的阵地,在地、县两级的美容机构用假货的现象尤为突出。消费者贸然选择非法医美机构进行光电医美项目,轻则毫无效果损失钱财,重则造成永久性伤害,出现并发症比比皆是。如何破解上述难题?肖苒认为,加强医疗美容设备监管。针对医疗美容设备流通和使用乱象进行专项检查,查验医美机构的资质和医美设备的购置渠道,以及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经营和使用等,同时要推动国产医疗美容设备产业发展。


胡卫:①建议禁止对未成年人进行非必要医美手术

②建议禁止向未成年人特别是学术群体进行“美丽贷”

③建议设置整形业准入机制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卫,建议明确医疗整形行业经营范畴,并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开展除容貌修复等必要医疗之外的整形项目。


胡卫表示,医美作为一种非必要的医疗行为,在青年群体中成为一种消费趋向。《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在2020年整形产业的消费者中,18-35岁青年群体占比71.1%,其中95后青年比例超过50%。在高额利润和快速发展态势下,整形行业出现了经营不规范和诱导年轻消费者等乱象,对青年群体造成多方面伤害:比如损害身体健康,误导青年价值观,助推青年的容貌焦虑和过度追求颜值。此外,整形消费的贷款或分期付款等方式,让年轻人陷入以“美丽”为名的消费贷陷阱中。


建议:加强对医美行业多元共治,明确医疗整形行业经营范畴,并明令禁止对未成年人开展除容貌修复等必要医疗之外的整形项目。同时,应对医疗机构整形项目的贷款消费等制定严格标准,限制没有经济收入能力的青少年,特别是学生群体进行“美丽贷”。同时胡卫说道,医疗整形作为新兴行业,亟须完善相关法律及相关细则。


今年2月1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规定。


李楠楠:00后毕业生涌向医美加大养老护理员缺口


“很多00后护理专业的毕业生,都选择到医美机构和体检中心工作,他们觉得那里有吸引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佰仁堂常青乐龄护理院院长助理李楠楠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养老护理员缺口正在逐年扩大,成了年轻人最不愿意从事的职业之一了。


“养老护理院的工作和医院一样‘三班倒’,工资待遇却比不上医院,很多年轻人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去年,李楠楠和同事去学校招聘时发现,医美、体检等行业蓬勃发展,成了00后毕业生的热门就业选择。


近年来,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补贴措施,吸引大中专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但实际上,医护人员招聘难的状况仍然很严重,年轻的专业养老护理员更“稀缺”。


史伟云:建议18至45岁近视人群做激光手术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史伟云,建议18~45岁符合手术条件的近视人群,进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远离因长期佩戴隐形眼镜造成的角膜感染,减少近视度数加深,守护眼睛健康。


去年,史伟云就曾因提出“不建议年轻人戴美瞳眼镜”、在角膜病领域设立国家实验室,全面推动角膜病研究的创新发展的观点引发过广泛关注。


今年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着力加强眼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眼科医疗质量管理,加强重点人群重点眼病防治。


眼科由于用药少手术多,容易创造高利润,强依赖于设备而弱依赖医生,有利于标准化诊疗和复制扩张,因此有“金眼”之称。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461亿增长到2020年的1410亿,其中,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增长率比公立更高,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随着行业火爆,一些眼科公司纷纷通过登陆资本市场募资扩张。除“眼茅”爱尔眼科之外,2021年6月华夏眼科过会,7月普瑞眼科过会,8月何氏眼科过会。此外,朝聚眼科、兆科眼科、鹰瞳科技相继登陆港交所。


边专:建议把洁牙纳入全民医保


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院长边专,在两会上建议把洁牙纳入全民医保。边专表示:洁牙是预防、治疗牙周疾病的最基本医疗服务项目,为提高普通大众对整个口腔健康,尤其是牙周健康的认识,建议把洁牙纳入全民医保范围。


牙周疾病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是引起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危害人类牙齿和全身健康的主要口腔疾病。龋病和牙周病所导致的牙槽骨感染也导致身体多种疾病发生,对人的寿命产生影响。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洁牙是牙周病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手段,目前人类的医学水平还很难靠药物来治疗牙周炎,但洁牙是恢复牙龈健康的第一步。


因此,边专建议把洁牙纳入全民医保范围,以提高普通大众对口腔健康认识,保证全民可享受一年一次洁牙行动,通过定期洁牙预防牙周疾病,改变口腔卫生状况、口腔清洁的习惯和生活习惯。这也符合我们国家预防优先、防治结合的卫生政策要求。


除以上提议有可能切实影响到医美行业,3月11日召开的总理答记者问环节,李克强总理谈到很多事关所有企业的问题:


李克强:赤字率减了,财政支出仍会新增2万亿,将用来减税降费甚至退税


3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及经济增速预期时说,实现5.5%左右的增长,实际上是在高水平上的“稳”,就是“进”,是不容易的,必须有相应的宏观政策支撑。比如就财政政策,今年我们降低了赤字率,到2.8%,少了2000多亿,但与此同时,我们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力度。你们会问,钱从哪里来?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我们从这两年可用未用结存的中央特定金融机构的收入和专营机构的利润,加上财政结余资金,支出规模不小于新增2万亿。并且,增加的规模主要用来减税降费,甚至退税。这相当于给登高山的时候输氧。当然,我们还有配套的金融、就业等多项举措。


李克强谈帮扶小企业: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


3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在回答帮扶小企业相关问题时表示,从我们这几年的实践看,减税降费效果最直接。我记得去年到东部地区和十几位企业家交谈,他们谈到了企业运行中的困难,希望国家再出台一些宏观支持政策。我当时就说,中央政府的政策储备是有的,但需要集中使用。有三项选择,但只能三选一。一是大规模投资,也许你们可以得到订单。二是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直接刺激消费。三是给企业减税降费,稳就业、促投资消费。他们沉默一会儿,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我们选择第三项。因为这是最直接、最公平、最有效率的。从今年我收到的有关报告看,普遍把减税降费作为对政府宏观政策的第一个期待。


李克强: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现在是他们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


3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他表示,我们退税优先考虑小微企业,因为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而且现在是他们资金最紧张、最困难的时候,所以我们要在今年6月底以前,把小微企业的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到位,把制造业、研发服务业等一些重点行业的留抵税额在年内全面解决,对小微企业的增量留抵退税逐月解决。我在政协参加讨论的时候,一位政协委员是企业家,他就告诉我,相比减税降费和投资等其他措施,退税来得最快、来得最好。跑个项目可能有很多周折,退税等于是给企业直接发现金、增加现金流,是及时雨。看来,说破千言万语,不如干成实事一桩,一定要把这项关键性措施落到位。


李克强:今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要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就业问题


3月1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1600万人,多年来最高。高校毕业生1076万,是历年最高。还有近3亿农民工要有打工的机会,还要保障退役军人就业。还有一些企业生生死死,有些人要再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是在增长的,要有新的就业平台。对新增就业人员还要给予培训等多方面的支持举措,要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两会

医美

分享至

相关推荐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