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新氧发布“不致歉声明”回应“艾维岚破价事件”

    近日新氧就“艾维岚破价事件”回应称,自己销售的产品均支持国家UDI系统验真,医生资质合法合规,并指责圣博玛“无端抹黑”“干涉定价权”。

    6月13日,圣博玛通过官方声明称,新氧青春诊所销售的艾维岚童颜针未通过其授权渠道采购,且医生未接受品牌方专业培训,存在“正品风险与操作隐患”。

    据了解,新氧今年研发的“奇迹童颜”是通过艾维岚复配海月兰水光,追求“童颜+水光”二合一效果的新品项,定价5999元,远低于艾维岚的市场指导价。


    2025-06-19 10:25
  • 刘强东称未来京东会有医美供应链

    据悉,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一场分享会上说,京东每3年就应该扩张一次,京东集团的核心是供应链,做外卖的核心还是抓供应链。京东进军酒旅餐饮领域,目的是希望通过供应链将这些行业的成本降到20%,降到原来的2/3,能够为酒店餐饮一个新通路。

    刘强东说,餐饮、酒店的供应链之后,未来京东还会有美容的供应链、医美的供应链、医院的供应链,甚至于路边捏头洗脚的各种业态的供应链,京东都会为他们提供供应链服务。“这跟我们整个京东集团,我们就只做供应链是一脉相承,这是我们的逻辑。”


    2025-06-19 10:25
  • 国家医保局对医美服务价格项目实施定价立项指南

    6月18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指出:为贯彻落实《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推进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编制工作,按照“成熟一批、发布一批”的工作思路,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了《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101项美容整形项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指导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合理、诚实信用、质价均等的原则自主合理制定价格,并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


    2025-06-19 10:24
  • 艾尔建美学首次公开两款透明质酸填充剂III期临床数据

    2025年6月5日-8日,艾尔建美学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第十三届微创医学美容大会上首次披露了2项在中国人群中关于VYC-20L改善颞部凹陷及VYC-15L矫正眶下凹陷的最新III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数据。

    VYC-20L具有高弹性模量和较高内聚力,能够为颞部凹陷提供所需的结构支撑。III期研究结果显示,VYC-20L可显著改善颞部凹陷,疗效持续至第12个月,安全耐受,患者对其颞部和面部的外观满意度高。

    VYC-15L具有中等弹性模量和适中的内聚力,及拥有良好的支撑力,又兼顾较好的延展性,平衡配比适用于眶下凹陷的填充。III期研究结果显示,VYC-15L可有效矫正眶下凹陷,疗效持续至少12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艾尔建美学将科学探索从中下面部延伸至上面部治疗领域,标志着“全面部年轻化”循证医学体系构建的重要跨越。


    2025-06-18 10:17
  • 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多剂量预装笔在中国上市

    6月12日,礼来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多剂量预装笔)在中国上市。这是继年初替尔泊肽成功上市后,礼来推出的新型注射装置,以增加在中国的供应,满足更多患者需求。

    该多剂量预装笔每支包含4个固定剂量,每周使用一个剂量。


    2025-06-18 10:16

 医美行业观察

再添一笔超亿元融资!重组胶原蛋白产业浪潮不可逆转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962

( 0 )

( 0 )

( 0 )

2025-05-27 10:30

近日,行业内桩桩件件大事围绕重组胶原蛋白展开。


一是华熙生物两次下场喊话,将胶原蛋白置于行业聚光灯下,二是美妆博主公开质疑,再次将重组胶原蛋白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无论是从消费终端,还是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重组胶原蛋白的发展并未就此减速。


与此同时,聚源生物在今天(5月26日)官宣了一起超亿元融资,由国投招商与越秀产业基金联合投资,用于企业在重组胶原蛋白及多型别功能蛋白研发与生产。这一消息的出现,无疑是对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发展潜力的极大证明。


640-1.png


整个赛道呈现爆发式增长,背后的原因自然多种多样,但总体来看,除了资本造势之外,整个医美行业也更需要重组胶原蛋白来讲述向上的故事。


医美市场新旧势力交替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玻尿酸龙头已然失速。 今年一季度华熙生物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20.77%;爱美客营收6.635亿元,同比下降17.90%;昊海生科营收6.19亿元,同比下降4.25%。


这些数据的回落,并非是阐述玻尿酸材料的“过时”,也不完全是某一家企业的经营策略失误,而是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玻尿酸在适应症、安全性以及临床表现依然是最优。但在大量的用户教育内容下,玻尿酸市场的体系已经较为成熟,难以“开出新花”,而且自第一款玻尿酸产品获批至今,国内已经有60+合规的玻尿酸产品。


不同规格、型号、品牌的竞争趋向白热化,据方正证券研报指出,玻尿酸供给端红利期已经结束,供过于求,产能已经过剩。为了寻求“破局”,三剑客各出其招,出海、收购或是开发新材料。


而回看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各企业都在高速向上。今年一季度锦波生物营业收入为3.7 亿元,同比增长62.5%,归母净利润为1.7 亿元,同比增长66.3%。而巨子生物也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浪潮中,突破50亿营收大关,以新消费浪潮登场,席卷整个行业。


以消费端为支点集体爆发


新兴赛道的繁荣,最终要回归到消费市场的真实需求。


从消费端来看,胶原蛋白本身具备极高的消费者认知度,这为市场推广奠定了天然基础。而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突破,使得这一材料在纯度、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上有了显著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640-1.jpg


但对于机构来说,一方面在面对流量困境时,胶原蛋白的出现为整个医美市场注入了新奇的力量,即使以往难以成交的客户也会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尝鲜”;另一方面,Ⅲ类医疗器械资质也为规范化使用提供了背书。


除此之外,我们也不能否认资本对重组胶原蛋白这一品类的推波助澜。


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的医美机构,目前正在享受品类红利。截止到目前,锦波生物注射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产品累计应用已超过200万支,覆盖医疗机构4000余家。巨子生物的胶原蛋白敷料更是成为术后的第一选择,累计销售额突破百亿。


在需求端与资本端的双重加持下,重组胶原蛋白将在医美市场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不过面对成熟的玻尿酸市场,以及新兴的羟基磷灰石、ECM等材料,重组胶原蛋白也需要不断用技术来强化自身的实力。

尽管市场存在质疑,但消费端的真实需求,以及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是不可否认的局面。


曾经玻尿酸开创了一个时代,如今重组胶原蛋白正在定义下一个时代。无论舆论如何喧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产业升级的浪潮不会因任何杂音而停滞。重组胶原蛋白的爆发,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市场和资本的选择。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