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若弋生物重组A型肉毒素二期临床申请获受理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信息显示,由苏州若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注射用重组A型肉毒毒素(Sf9细胞,150 kD天然氨基酸序列)新药二期临床申请已于10月21日正式获得CDE受理,受理号为CXSL2500908。


    9小时前
  • 星月生物再添丝素蛋白核心技术专利

    2025年10月21日,星月生物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文(序号:2025102100240350),其自主研发的《一种丝素蛋白/透明质酸钠复合微球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成功获授权(专利号:202411892456.3)。


    9小时前
  • 爱美客获得首个化妆品新原料备案

    据爱美客官微21日消息,爱美客近日成功完成首个化妆品新原料的备案。此次备案的核心成分“甘草查尔酮A”,源自于中国特色植物。

    9小时前
  • Pelage完成1.2亿美元B轮融资

    近日,美国再生医学公司Pelage Pharmaceuticals宣布完成1.2亿美元B轮融资,由ARCH Venture Partners和GV(谷歌风投)共同领投。资金将用于推进其核心项目PP405的全球临床开发,该药物通过局部抑制线粒体丙酮酸载体(MPC)激活休眠毛囊干细胞,为雄激素性脱发等难治性脱发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前,公司已完成GV领投的1675万美元A轮融资及1400万美元A1轮融资,目前团队规模仅7人,凸显其高效研发模式。

    1天前
  • 科笛旗下“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正式在中国开售

    10月20日最新消息,科笛集团旗下原研进口“非那雄胺喷雾剂”(商品名:纷永维®Finjuve®)首批商业化产品于今日(10月20日)正式在中国开启销售。

    作为全球首款且唯一的外用非那雄胺喷雾剂,纷永维®Finjuve®竞争性抑制Ⅱ型5α还原酶,减少双氢睾酮(DHT)生成。在全球多中心的临床验证中,展现出卓越的止脱和促生发双重效果,疗效与口服剂型基本一致,且24周内非那雄胺血浆浓度最高均值低于口服剂型100余倍,降低全身性不良反应的风险。


    1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观察|童颜针与水光针的贴牌争议和价格内卷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820

( 0 )

( 0 )

( 0 )

2025-08-22 09:58

提及今年医美行业最受关注的品类,水光针与童颜针必定是多数从业者与消费者的共识。无论是全年持续的“疯狂下证”热潮,还是行业内不时曝出的代理合作纠纷,都印证了这两大品类的超高热度,堪称本年度医美赛道的“流量担当”。


然而,伴随品类热度一同攀升的,还有市场层面两个愈发敏感的核心议题:一方面是贴牌争议;另一方面是价格内卷问题。


这两个议题其实一直存在于行业中,产品多了,价格战难以避免;贴牌更是亘古有之。


贴牌争议


水光针市场经过3年的“颗粒无收”,在今年终于迎来大爆发,短时间内陆续出现多款合规产品。即便如此,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被机构“吐槽”产品太单一、效果不明显…… 这些现实因素都影响了水光针这个市场,获批即内卷。


贴牌也称ODM,生产制造商自主设计产品,品牌方可在设计方案基础上修改或直接采用。


对于品牌方来说,贴牌因为市场不好干了,对于生产方来说,贴牌也是因为市场不好干了。


对于品牌方来说,当自己没有某一品类的研发生产能力时,会选择做代理。但是代理面临的风险并不小,投入的资产也不少,所以贴牌成了第二选择;自然,这样的模式会面临库存压力、营收压力等等。 对于生产方来说,把一条产品线承包出去,不需要搭建市场、团队等,品牌方要多少货我就生产多少货;自然,这样的模式利润肯定会降低。


一方不愿意承担心血有可能“付诸东流”的风险,又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另一方不想承担团队搭建、市场推广的风险,又希望有稳定的营收。就这样一拍即合。


从行业逻辑上看,贴牌首先一个驱动因素是,这个产品的利润不够高。试想,如果一款产品既拿到了证,卖得好、利润又高,谁会把这个产品卖出去?


分析到最后,该不该支持贴牌产品?贴牌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违规违法,只要产品合规,任何模式都是对市场的推动。


价格内卷


价格内卷的根本原因就是竞品增多,而竞品多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贴牌”,一家企业拿证,贴给几十个品牌的情况并不是绝无可能,既然有,那么产品增多就必然会导致价格内卷。 


从早期的玻尿酸填充剂到童颜针,再到水光针,还有设备领域的光子嫩肤,这些都是合规产品数量非常多的品类。


落地到机构中,就很有可能出现9.9的光子嫩肤、99的水光针、1999的玻尿酸、4999的童颜针…… 童颜针与水光针的价格内卷和贴牌争议,并非孤立存在的行业问题,而是市场快速扩张与发展模式失衡共同催生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些现象,企业也要试着接受医美成为“大众产品”。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