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圣至润合旗下第二款械Ⅲ「ECM生物凝胶」启动临床试验

    近日获悉,圣至润合自主研发的第二款“注射用脱细胞基质生物凝胶”临床试验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此入组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临床试验项目正式启动实施。本次临床试验的目的是为验证其产品用于纠正眼眶下凹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2年11月8日,圣至润合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注射用ECM生物凝胶产品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完成首例注射;2023年7月28日,注射用ECM生物凝胶成功完成临床试验的第200例入组。


    2天前
  • 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开医美诊所,人均消费2218元

    据悉,百度前副总裁璩静名下新增一家存续企业深圳大为诊所。该诊所成立于2024年12月23日,璩静持股比例为100%,认缴出资额为100万元,于今年6月24日正式开业,为医美诊所,产品包括黄金微针、冰点脱毛以及水光注射等,人均消费为2218元。

    公开资料显示,璩静2015年加入华为,曾任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2021年,入职百度,任副总裁(VP)。


    2天前
  • 逆势增长:艾维岚以产品力+品牌力穿越周期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美行业整体遇冷,上游产品端及机构端业绩普遍下滑,但再生医美品牌艾维岚却逆势增长,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业绩达到7.6亿元,同比增长25%,展现出极强的抗周期能力。 甚至有望在今年成为中国医美行业第一大单品。

    分析其成功得益于:在经济下行的周期,消费者对支出更加谨慎。此时产品力强和坚持长期主义品牌路线的产品价值凸显。艾维岚从上市以来一直坚持严选,锁定优质机构,坚持给机构赋能,持续投入打造品牌,为合作医院保留大量优质客户。未来行业分化将更加加剧,低价产品吸引大量客群的同时也将陷入价格战,而真正高端产品凭借产品技术和营销,品牌差异化定位吸引高净值客群。未来市场将越发呈现两极分化格局。


    2天前
  • 润百颜Biohyalux Lips获巴西ANVISA认证

    近日,华熙生物旗下润百颜Biohyalux Lips顺利获得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Biohyalux Lips专注于唇部精细化塑形领域,其卓越的临床表现和安全性源自华熙生物领先的两大核心技术:BDDE交联技术构建稳定三维网状结构,实现优异抗酶解能力与持久效果;专利颗粒匀质化技术确保粒径高度均一,为用户带来自然平整的注射体验,大幅提升满意度。

    此次认证的顺利取得,是华熙生物自2021年起系统性推进全球合规战略、持续升级质量管理体系的成果。


    2025-07-03 10:11
  • 中国创新药企迈威生物与谷歌旗下抗衰老公司达成近6亿美元合作

    日前,谷歌旗下抗衰老公司Calico Life Sciences宣布与迈威生物(Mabwell)达成一项总价近6 亿美元的生物制药交易,以获取针对白介素-11(IL-11)的研究性疗法权益,其中包括一种用于治疗年龄相关疾病的临床阶段单克隆抗体 9MW3811。

    根据许可协议,迈威生物独家许可 Calico 在除大中华区以外所有区域内独家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9MW3811 的权利。Calico 将向迈威生物支付一次性不可退还的首付款 2500 万美元,此外,迈威生物还可额外获得合计最高达 5.71 亿美元的近端、开发、注册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按许可产品净销售额计算的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2025-07-03 10:10

 医美行业观察

功能性护肤品营收过半,华熙生物不再是医美公司了吗?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2931

( 0 )

( 0 )

( 0 )

2021-05-25 09:24

导读:2021年5月17日,华熙生物最新出炉的和讯SGI指数评分为85分。这一评分指数称,功能性护肤品已经成成华熙生物业务增长的核心驱动。

 

近几年的化妆品的宣传越来越主打功效牌,比如能解决皮肤某类问题,例如去皱、抗过敏等。其原因在于随着护肤教育的普及和消费者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倾向于关注护肤品的成分和具体功效。

 

在国产的功效型护肤品牌中,华熙生物的润百颜、夸迪等品牌发展势头相当强势,被许多消费者称为“国货之光”。作为玻尿酸龙头被大家记住的华熙生物,在功能性护肤品赛道也闯出了不小的名声。看上去功能型护肤品似乎只是华熙生物的跨界,但细细梳理之后可以发现,不管是华熙生物之前的“三驾马车”也就是原料、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还是今年新涉足的功能性食品细分领域,其背后都是依托于华熙生物先进的透明质酸原料生产的相关技术。

 

0从护肤品到食品,华熙生物频频跨界发展的凭借在哪?

这几年国产功效型护肤品牌实现了弯道超车,有人认为现在已经开启了功能护肤的黄金发展时代,这个结论放在华熙生物的身上似乎的确如此。从年报上看,华熙生物的护肤品业务收入由2016年的6385.8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3.45亿元,大幅增长了20多倍。单独看2020年的数据,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细分领域收入同比增长了112.19%,护肤品业务也一跃成为了华熙生物收入占比最高的一项业务。2020年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原料产品收入、医疗终端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51.14%26.71%21.88%
 
图片
  
华熙生物在年报中透露了功能性护肤产品业务的优势:公司推出的多个功能性护肤品品牌形成差异化定位,针对不同消费者人群,如婴幼儿、敏感肌肤、熟龄肌肤等群体。华熙生物在国内市场首先采用的小包装原液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此类产品在次抛原液领域具有领先地位,其单位产品定价比肩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细数其旗下功能性护肤品牌可以发现,华熙生物的几个核心品牌都含有玻尿酸成分。不仅如此,华熙生物的医疗终端产品细分领域里面也都是围绕医用透明质酸的技术发展起来的。今年年初,玻尿酸食品的出现引得不少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功能性食品品牌,但除了少数企业之外,大多数还是要从华熙生物购买相关产品原料,比如汉口二厂推出的透明质酸饮料就是从华熙生物购买的产品原料。
 
虽然说功能性食品赛道越火爆,华熙生物也就获益越多。但是华熙生物在新赛道上的表现似乎有些用力过猛,参照华熙生物Q1财报,2021年第一季度华熙生物的销售费用涨幅飙升了205.08%,而同期的研发费用仅增加34.78%。华熙生物离开to B的舒适圈,在开拓面向消费者的过程中似乎遇到了一些不顺利。
 
To C需要重新定义产品,需要一整套完整的产品规划和研发,需要调研,市场营销等等。业内人士指出:To B走向To C的企业,显然会对行业、对产业链相关资源有更强的把控与协调能力,但在转型过程中,必然要做好各种试错、阵痛的准备。
 
在年报披露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品营收超过总营收的一半之后,可能很多人认为华熙生物已经变得不再是医美公司了。但其实华熙生物并没有变,其核心技术实力一直是玻尿酸的原料生产。华熙生物也许不再是纯粹的医美公司了,但它却一直是一家实力雄厚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公司。
 
拼营销只能拼一时,在剥去营销花样的外壳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归于产品的品质。在医美和功能护肤领域更是如此,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能掌握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密码。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