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2025上半年营收为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05%;利润总额由1.85亿元降至1.53亿元,同比下跌17.31%;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5.16%、6.25%。其中化妆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占总收入的61.13%,但同比减少7.73%。

    2025-08-29 10:07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同比下滑15.43%,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对于营收变化,贝泰妮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悦江投资于2023年10月3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综合影响所致。


    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正崛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长8.62%和93.89%,营收达到1.10亿元和5147.07万元。


    2025-08-29 10:07
  • 敷尔佳半年度业绩承压,实现收入8.63亿元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63 亿元,同比下滑 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 亿元,同比下滑32.54%;扣非后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下滑48.66%,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同比增 39.56%;


    核心业务中,化妆品类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加29.95%;医疗器械类收入 2.38 亿元,同比下滑48.07%;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 80.50%;研发投入 2,332.65 万元,同比 增加47.65%,重点推进重组 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 Ⅲ 类医疗器械研发。


    2025-08-29 10:06
  • 巨子生物:营收31亿,净利润11.8亿

    8月27日,巨子生物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24.2%;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品牌构成来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巨子生物总收入97.8%。从渠道构成看,线上直销仍是巨子生物营收的核心来源。


    2025-08-29 10:06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下降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活动现金流则断崖式下跌86%,仅1867.74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福瑞达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10.94 亿元,毛利率 61.99%;医药板块营业收入 2.07 亿元,毛利率 51.80%;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营业收入 1.79 亿元,毛利率 40.93%;物业管理及其他营业收入 2.93 亿元,毛利率 21.80%。


    2025-08-28 11:12

 医美行业观察

医美品牌“价格内卷”的竞争,为什么越来越不能“讨好”机构了?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2183

( 0 )

( 0 )

( 0 )

2022-11-24 10:49

导读:随着医美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上游品牌研发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之间技术带来的功能性差距逐渐缩小,因此导致品牌“价格内卷”的竞争越来越严重。


作者|Cynthia


品牌厂家以往的“产品为王,价格竞争”的策略,为什么越来越不能“讨好”机构了?产品同质化趋势下,哪种医美品牌更受机构的青睐?



从“按需消费”到“按品质消费”

医美用户的偏好发生变化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医美机构面临经营困难、甚至接近倒闭的困境,而“同质化严重,价格内卷”现象是导致机构生存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这种现象在医美行业内尤为普遍。事实上,在消费精细化需求的刺激下,医美用户的需求并不满足于单一的“高性价比”的产品,她们的喜好逐渐从“按需消费”转变为“按品质消费”。


《中国医美行业2022年度洞悉报告》中显示,高品质医美产品成为多数成熟医美消费者的首要消费考虑因素,机构应重点关注医美服务及项目组合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提升医美消费者消费粘性和动力。


 由此我们能看出,随着医美用户消费方式的改变,她们需要机构提供更优质产品和服务,而“一味打价格战”的品牌,既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无法“讨好”机构,为其引流高质量客户。 



哪种医美品牌更受机构的青睐?


轻医美趋势下,用户的医美消费更加高频,对各项服务口碑也更加看重。从“短期销售”到“长期盈利”,机构要想在“无底线价格竞争,同质化严重”的乱象中生存下来,势必要给消费者更多高品质的体验。


医美用户所追求的高品质,一个是产品功效的体验,另一个则是机构服务的体验,品牌厂家只有着重围绕这两点需求进行赋能,才算是真正为机构解决困境和难题。


在产品功效方面,效果是消费者第一关注的,然后是安全性及维持时间。因此,轻医美一定是未来的趋势,能更适应年轻化、大众化的消费人群,满足她们安全、快捷且有效的医美需求。


聚焦在细分品类上,面部年轻化的改善是主流,如玻尿酸、肉毒素和光电类产品等,而胶原蛋白类和再生类产品正在崛起,其中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主要优势是安全性,但在持久性是稍弱;而“效果自然、持续刺激胶原蛋白再生”的再生医美,并不是指某一种材料,而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医学体系,其还面临着些许不确定性,安全性仍待更深更全面的认证。


“对品牌服务方面,我们主要看三点:售后服务体系、品牌声量的营销和宣传、产品联合方案的思路与参考。”在2022中国轻医美大会上,一位华南地区连锁医院的负责人谈到她对如何选择合作品牌的看法。


首先,在售后方面是否有良好的培训体系、难点问题的解疑、随时支持到运营工作,和产品能否进行后续的技术升级及配套服务。


其次,品牌声量和营销的宣传。社交新媒体的兴起,降低了大众消费者的医美门槛,也促进了用户的医美认知与教育的提高,机构要想更好的触达用户,就需要借助品牌的力量去洞察用户,链接消费者,同时提高优质产品的声量及营销宣传,还能为门店引流带客,促进转化升单,建立消费信任。


最后,就是产品联合方案的思路与参考。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当下的轻医美技术中最常用手段,不仅满足了求美者细分化、个性化的需求,更使得术后疗效达到1+1>2的水平。


 但很多机构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品项,品牌厂家能否直接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将不同设备穿插联合其他的品项,形成套餐式、综合式完整产品链条,给到科室运营更多的思路,进一步改善机构的定制化、个性化不足的问题。


中国医美行业高速发展下,机构间的竞争越发激烈,对品牌厂家的要求也随之增高。上游品牌要想真正获得机构的青睐,必须要围绕其经营的痛点出发,既提高产品的功效及安全性,又能针对性地加强营销、售后等附加价值的服务,全面赋能才行。


文章来源:医美产业笔记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