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2025上半年营收为17.9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7.05%;利润总额由1.85亿元降至1.53亿元,同比下跌17.31%;归母净利润、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下滑15.16%、6.25%。其中化妆品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94亿元,占总收入的61.13%,但同比减少7.73%。

    2025-08-29 10:07
  • 贝泰妮:营收23.72亿,同比下滑15.43%,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成“第二增长曲线”

    上半年,贝泰妮实现营收23.72亿元,同比下滑15.43%;归属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滑49.01%。对于营收变化,贝泰妮在财报中称,主要是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较上年同期增加,以及悦江投资于2023年10月31日起纳入公司合并范围的综合影响所致。


    薇诺娜宝贝和瑷科缦,正崛起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报告期内,分别同比增长8.62%和93.89%,营收达到1.10亿元和5147.07万元。


    2025-08-29 10:07
  • 敷尔佳半年度业绩承压,实现收入8.63亿元

    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8.63 亿元,同比下滑 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0 亿元,同比下滑32.54%;扣非后净利润 1.66 亿元,同比下滑48.66%,净利润下降主要因宣传推广费用同比增 39.56%;


    核心业务中,化妆品类收入 6.25 亿元,同比增加29.95%;医疗器械类收入 2.38 亿元,同比下滑48.07%;销售渠道以线上为主,占比 80.50%;研发投入 2,332.65 万元,同比 增加47.65%,重点推进重组 Ⅲ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等 Ⅲ 类医疗器械研发。


    2025-08-29 10:06
  • 巨子生物:营收31亿,净利润11.8亿

    8月27日,巨子生物发布半年报,数据显示,巨子生物2025年上半年营收31.13亿元,同比增长22.5%,净利润11.82亿元,同比增长20.6%。

    其中功效性护肤品收入达24.10亿元,同比增长24.2%;医用敷料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17.1%。从品牌构成来看,可复美、可丽金两大核心品牌贡献了巨子生物总收入97.8%。从渠道构成看,线上直销仍是巨子生物营收的核心来源。


    2025-08-29 10:06
  • 福瑞达上半年营收17.90亿元

    福瑞达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同比下降7.0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16%;扣非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下降6.25%;经营活动现金流则断崖式下跌86%,仅1867.74万元。

    分业务板块看,福瑞达化妆品板块营业收入10.94 亿元,毛利率 61.99%;医药板块营业收入 2.07 亿元,毛利率 51.80%;原料及衍生产品、添加剂板块营业收入 1.79 亿元,毛利率 40.93%;物业管理及其他营业收入 2.93 亿元,毛利率 21.80%。


    2025-08-28 11:12

 医美行业观察

行业迭代,医美机构倒在了转型轻医美的路上?未来变革的重点在哪里?

产业

观察君

阅读数: 1858

( 0 )

( 0 )

( 0 )

2023-12-13 10:41

临近年底,各大医美机构都在疯狂招揽业绩,越来越难做成为行业性的共识。


上市企业跨界医美却收获寥寥;大型机构也不可避免的参与价格战,老客流失成为问题;中小型品质机构崛起,但天花板却较为有限......


随着消费者的话语权日益上升、政策层面的监管不断收紧,作为医美行业中游的机构迭代正在加速,“裸泳者”逐渐浮出水面,实力机构也在引领着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


医美迭代风起时”,中游医美机构也在这样的趋势下不断更替。


2024年1月10日,由医美行业观察主办的「医美迭代风起时·2023未来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将在上海举办,与行业资深大咖一起探讨医美迭代后的趋势与方向。


那么今年各医美机构生存状态如何?哪批医美机构在强势崛起?我们以几个例子来一窥究竟。


上市公司跨界医美,收获寥寥


大环境持续收紧,医美行业的逆势增长受到了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以苏宁环球、奥园美谷、金发拉比、朗姿股份为代表的上市公司纷纷将目光转向医美行业,切入产业链中游机构,一年的时间将过,收获如何?


其中朗姿股份一直被当做跨界医美的典范选手,仅在今年上半年,医美板块的营收就超过了9.06亿元。


截止到当下,朗姿股份在追求合规、技术等层面已经投资超过了20亿元,整个医美矩阵逐渐完善,旗下米兰柏羽、晶肤医美、高一生等品牌在各个地区也足以独当一面。


但相比与朗姿股份,其他跨界医美的品牌声量就较偏弱。奥园美谷的前身债务导致负面不断迸发,ST的头衔依旧未摘;苏宁环球的医美板块拉动作用不明显,前三季度净利润下降超两成;金发拉比收购负资产机构,质疑不断...


大型连锁机构地位稳固,但挑战颇多


当下联合丽格、艺星、美莱、韩妃等连锁机构成为国内龙头企业,几乎覆盖了国内的大部分城市,以品牌的形象和高度一致化在各个地区都享有知名度红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今年9月份举办的「2023中国轻医美大会」上,广东韩妃整形外科医院执行总经理卢志权表示,Z世代的出现让行业加速换血,为了笼络客群,韩妃也会进行临时性的降价策略,以维持机构的持续经营。


同时,需求端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医美渗透率似乎难以继续提升,市场的消费意愿也并不如以往那般强烈,下滑的市场如何获取新增量,成为头部机构面临的首要难题。


品质中小型机构崛起,但天花板过低


能够获取的专业知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点也逐渐从价格转移到专业度之上。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一些以医生为主打的机构、专注面部医美、只做光电项目的一些品质机构话语权逐渐增强。


例如医小美作为近两年行业内快速成长的连锁品牌机构,便是以入门的水光针为切入口,最后的转化效率留存率可以做到41.2%,配合整个场景加上数字化工具,降低了对于人的依赖,让客户整个体验、服务和成交有一个底层逻辑。


但以北京地区的特色机构小壹美为例,即使发展的势头较为不错,其创始人也表达过隐忧,因为机构的面积小、数量少,能够辐射的人群数量也较为有限,做老客的生意是主要的业务来源。


难成为共识,如何突破,其实各个机构都在不断地创新与学习,调整着市场化战略。


其实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之中,报名参与「医美迭代风起时·2023未来医美大会暨追光大赏颁奖盛典」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能性。


在此次大会,你不仅可以第一时间聆听医美行业观察的年度资深报告,还能与数十位行业领衔人物进行面对面交流,上百位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精英齐聚上海盛典......多维度交流沟通之下,破局的方法也将更加具有落地性。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