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华熙生物商标失效

    据悉,华熙生物申请的多项与旗下护肤品牌“肌活”相关的商标均未能注册成功。目前,华熙生物在第3类商品中尚无已获准注册、处于有效状态的“肌活”商标。

    1天前
  • 恒瑞医药拟在中国递交体重管理产品HRS9531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

    7月15日,恒瑞医药与美国Kailera Therapeutics公司共同宣布,GLP-1/GIP双重受体激动剂HRS9531注射液治疗中国肥胖或超重受试者的Ⅲ期临床试验(HRS9531-301)获得积极顶线结果。与安慰剂相比,HRS9531所有剂量组(2mg、4mg、6mg)在共同主要终点及全部关键次要终点上均达到优效性。

    同日恒瑞医药表示,近期将在中国递交HRS9531注射液用于长期体重管理的新药上市申请(NDA),Kailera正在推进HRS9531(KAI-9531)全球临床研发。


    1天前
  • 国内首个超能电浆 Renuvion®正式发布

    7月11日,美国医美技术龙头企业Apyx Medical 旗下品牌 Renuvion® 超能电浆微创紧肤技术上市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其正式登陆中国市场,开启美容外科微紧肤创新时代。

    2024年10月,超能电浆以“国械注进20243010567”号获得中国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适用于人体软组织进行凝固或用于改善颈部和颏下区皮肤松弛。2025年5月,Apyx Medical与格睦(无锡)科技公司签署了超能电浆中国大陆独家代理权协议。


    1天前
  • 乐华退出与华熙生物合资公司

    近日,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乐华娱乐旗下天津壹华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退出股东行列,华熙生物旗下北京华熙海御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50%变更为100%。

    北京润熙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孙京军,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等。目前,杜华丈夫孙一丁仍担任该公司董事。


    2天前
  • 京东旗下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在北京亦庄开业

    据悉京东旗下的首个线下医美自营诊所低调在北京亦庄开业。这是京东旗下首个自营医美诊所,目前命名为“京东医美(亦庄店)”。该门店并未单独开辟新区域,而是位于京东健康综合门诊部(亦庄店)1层,目前已试营业2个多月,但一直以来面向京东内部员工营业,并未对外。此次京东医美自营旗舰店在京东 APP正式上线后,标志着京东医美的线下业务已正式对外营业。


    2天前

 医美行业观察

80%出现亏损?医美机构联手“自救”时代正式开启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441

( 0 )

( 0 )

( 0 )

2024-08-29 09:45

近日,有消息称,上半年80%医美机构都在亏损,盈利的仅有一成。


按此前卫健委统计口径换算,全国范围内仅1500家专科医美机构能够实现盈利。而根据国家卫健委2024年1月份公示数据整理,中国合规专科医美机构数量为18584家(其中不含公立机构及民营综合),以上传言可信。


640_副本.jpg


就目前已经发布半年报的医美机构来看,即使是头部医美机构业绩也未必向好。


公开资料显示,上半年美丽田园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增加9.7%;实现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加9%。其中,基石业务美容和保健业务实现收入6.22亿元,同比增长13.6%。


瑞丽医美上半年预亏200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实现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9.39%。


韩妃医美业绩承诺未达标,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5亿元,净亏损237万元;而2023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84亿元,净亏损2125.19万元。


华韩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04%;实现净利润348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9.28%。


其中,南医大友谊整形医院营业收入下降2054万元,青岛华韩整形医院营业收入下降352万元,北京华韩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436万元,四川悦好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786万元,长沙华韩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664万元,南京华韩奇致美容医院营业收入下降2065万元。


朗姿股份旗下米兰柏羽、高一生、晶肤医美、韩辰医美、郑州集美上半年均实现了营收的增长,而武汉五洲则略有下滑。据了解,武汉五洲上半年营收为1.0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13亿元。


640-1_副本.jpg

(来源:朗姿股份半年报)


此外某大型连锁医美机构运营经理分享,其第二季度营收增长19%,客流量增长26%。


宏观来看,医美机构的业绩近年来业绩一直比较有压力,据悉2023年仅杭州就有50+家医美机构申请下牌倒闭。


而对于医美机构的竞争情况,某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下游机构都出现了打价格战的情况。以我所在的机构为例,爱美客的王牌大单品“嗨体”价格也逐步走低。价格战背景下,线下医美机构经营压力较大。


而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医美机构会选择通过股权置换、资源置换等方式,以某一优势资源或运营优势作为纽带,组成非品牌连锁医美集团。甚至有的已经达到了数十家机构的规模。


还有部分医美机构选择布局OEM产品将业务延展至上游,摆脱下游喝汤的局面。公开资料显示,朗姿股份、华韩股份、艺星等头部医美机构就试图以OEM玻尿酸破局,向上游要话语权。


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舆情信息中心主任丁阳在调研了多家轻医美机构后曾表示,消费者变化推动了轻医美发展。轻医美在高速渗透的同时,也将倒逼医美产业品质升级提速。 下半年医美机构是否会维持以上发展态势,还需持续关注!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