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周四

201910

医美产业笔记 >

 快讯

  • 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

    8月12日,医渡科技发布公告,公司与广附院联合打造的“脉管性疾病多模态专病数据库”、“美易智能体”在广东省医院协会整形美容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这是医渡科技大模型首次应用于医美领域,也标志着国内整形美容领域在数据整合与智能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8-15 10:34
  • 植物科技护肤品牌「美可觅」获千万级战略注资

    8月11日,杭州禾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厦门禾芃农业研究院。资金将主要用于建设植物活萃实验室、拓展临床皮肤科渠道等。品牌首推超分子包裹技术积雪草苷精华,并计划2026年实现包装全降解。

    2025-08-15 10:34
  • 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引发9亿+曝光量

    近日,爱美客嗨体在微博发起了「脖子比脸老算工伤吗」、「嗨体去颈纹」等话题,并在微博总部进行了扫楼活动,以发布博文/平台的数量兑换蓝牙音响、一次性胶片相机以及手持风扇等奖品。截止目前,「嗨体去颈纹」话题下的讨论量达到25.1万,阅读量超过9.1亿次。不少KOL、认证医生都在该话题下发表自己的见解,算是品牌的又一次破圈活动。

    2025-08-15 10:33
  • 创健医疗「终止挂牌」申请获批准

    8月8日,创健医疗(873474.NQ)对外发布公告,公司已于8月5日向全国股转公司提交了终止挂牌的申请并获受理。同时,全国股转公司也于8月11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5年8月14日起终止其股票挂牌。


    据悉,创健医疗于2024年初启动上市辅导,于2024年11月正式在新三板挂牌,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025-08-15 10:33
  • 润双鹤拟投资设立基金,聚焦合成生物

    8月12日,华润双鹤发布关于设立华润双鹤产业基金暨关联交易的公告,表示拟投资设立华润双鹤生物医药产业基金(呼和浩特) 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目标募集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双鹤(北京)生物拟以自有资金出资不超过8,700万元人民币,占基金总出资额的比例不超过17.40%。

    2025-08-14 12:19

 医美行业观察

百亿市场洗牌逻辑:居家类水光、美容仪亟需从“灰色地带”走到阳光下

观察

观察君

阅读数: 1142

( 0 )

( 0 )

( 0 )

2025-04-21 10:57

从医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轻”成为整个产业链的共同追求,也是消费者的诉求之一。当下医美项目的重点已经从“动刀”到“动针”,甚至不破皮的光电项目,再“轻下去”就要向护肤品靠近了,而现下有一个过渡的品类就是居家设备和产品。


说是过渡,其实也可以说是“灰色地带”。


居家水光:亟需从政策层面界定


其中居家水光没有明确的监管政策,医美领域的水光针在2022年才正式被界定为三类医疗器械监管,并且目前行业内还没有一款真正的水光针产品出现。但如今,居家水光却在电商平台卖得如火如荼。


《2023家用美容仪白皮书》显示:78%用户误将“透皮吸收”等同于“中胚层疗法”、43%的人出现过红肿/感染。


其实作为医美业内人,早就能感知到,过去很多年水光都按照二类监管,被应用得很广泛,在按照三类监管后,市场上还未出现真正合规的水光针产品。


至于居家水光存在的争议更大。严格意义上来说,“水光针”一定要是三类医疗器械,在正规机构,由专业人员操作,而仅仅是少一个“针”字,就规避掉了大部分监管。


居家水光泛滥给医美行业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其一,基础补水项目受冲击,某连锁机构数据显示这一项目客单量下降27%;其二,价格体系崩塌,1980元/次的进口水光针遭遇9.9元平替狙击;其三,对机构的信任危机,在自己在家打水光没出问题之前,“自己打和你们打有什么区别?”成为最致命的灵魂拷问。


当然,也有媒体称“聪明人正在反向收割”,例如上海某诊所推出“居家水光急救门诊”,修复烂脸客单价翻3倍。这就和馒化带来的另一面一样,“馒化脸修复”成为风口。


家用美容仪:重点在监管后的落地


不同于居家水光,家用射频美容仪已有明确的监管,而且将在2026年4月正式实施。所以现阶段,一些没有拿到合规证件的产品还有一年的缓冲期。


但如今真正拿到证件的家用美容仪只有三家企业、四款产品。其余未取得资质的品牌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或继续投入资金冲刺拿证,或放弃射频赛道转向“声、光”等新技术,抑或彻底退出美容仪市场。


这四款射频皮肤治疗仪产品分别是杭州时光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两款、深圳宇石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款。


当年,家用美容仪在美妆护肤赛道以“新物种”的身份横扫各大电商平台,因其高溢价能力,也受到各大主播的疯狂推荐,无形中给消费者创造了非常大的需求,是一门典型的营销驱动型生意。


如今随着新规的发布和逐步落地,此前“狂热”的家用美容仪市场瞬间熄火,纷纷甩卖库存;在新规即将落地时,监管层面又延期两年,即便如此,家用美容仪市场的繁荣景象也再未重现过。


政策的变化能决定一个品类、一个品牌的生死,我们能做的除了跟随和响应政策,更重要的是要有“赚长期的钱”的意识,赚快钱显然已经不适合当下的行业发展。


文章来源:医美行业观察




版权声明:转载医美医美行业观察的原创文章,需注明文章来源以及作者名称。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开白小助手(微信号:pingshalaile)。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扫描二维码,第一时间获取医美行业的资讯和动态。
从此和医美医美行业观察建立直接联系。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本栏目文字内容归ymguancha.com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 医美行业观察 |  京ICP备20027311号-1